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出現在商場、影院、醫院等公共場所的共享按摩椅越來越多,方便部分用戶休息放松,也存在實際體驗不佳、安全衛生堪憂、占用公共空間等問題。專家表示,對共享按摩椅行業的盲目擴張不能置之不理,需要嚴加規范,讓人們共享舒適和安全。
大面積投放吸引用戶體驗
(資料圖)
在車站,它為奔波的旅客放松肌肉;在商場,它讓逛街累了的客人得以休息;在電影院,給觀眾帶來觀影和按摩的雙重體驗……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共享按摩椅逐漸流行。
“共享按摩椅對我而言更多的是享受,投放在不同場景的按摩椅給我帶來放松的感覺。”經常出差的叢女士說,共享按摩椅通過模仿傳統的揉捏、推拿、捶背等按摩手法,幫助消費者放松身心。
“社會公眾對于按摩放松的需求猛增,共享按摩椅應運而生。家庭按摩椅價格不低,共享按摩椅以其低廉價格、簡單功能以及大面積的投放吸引用戶體驗。”北京的趙先生說。
莫讓享受變折磨
隨著行業的迅速擴張,共享按摩椅安全和衛生狀況欠佳、擠占公共空間等問題近期引發熱議。
曾經主打安全舒適的共享按摩椅頻頻被吐槽成“折磨”。8月初,在重慶火車西站,由于共享按摩椅保護層被破壞,一名女乘客的長發被卷入按摩椅,整個人動彈不得,最終在眾人幫助下才得以脫困。除了車站,多家影院的共享按摩椅也備受詬病。北京一家電影院的工作人員坦言,好多顧客稱共享按摩椅不舒服,如果想要避開按摩椅,就只能選擇非黃金座位,坐在邊緣或者最后一排。
共享按摩椅的清潔問題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討論。表層皮墊磨損嚴重、有異味,用完后皮膚起疹子……不少使用者對共享按摩椅的衛生狀況表示擔憂。“現在很多人認為共享按摩椅不衛生,這也是他們拒絕使用的重要原因,好多人一身汗就躺上去了,也很少有專人清潔、打掃。”重慶的許先生說,一些按摩椅企業并未投入很多人力和經費進行清潔和維護。
“共享按摩椅該不該取消”等話題頻頻沖上熱搜。近期,有旅客反映,某高鐵站候車廳內共享按摩椅與普通休息座椅相比,占據比例過大,擠占了大量公共空間。在面臨多重治理困境的背景下,共享按摩椅的去留引發諸多討論,網友們對共享按摩椅褒貶不一,不少人支持取消共享按摩椅,希望設置更多普通座椅供公眾休息。
要“共享”也要“共治”
共享按摩椅的初衷是讓有需求的消費者能夠多一種放松選擇,在滿足公共需求的同時也兼顧商業利益。然而,共享按摩椅的無序擴張,不僅導致公眾的正常休息受到干擾,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何統籌安放數量與位置,如何兼顧舒適和安全,是共享按摩椅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鐵路部門近期提出要求,對設置多功能候車座椅的車站,必須確保候車區域旅客候車座椅總數不減少,多功能候車座椅數量不得超過全部候車座椅的20%,并在各候車區分散均衡設置,不得影響旅客候車、通行;定期開展用電安全檢查和衛生保潔等工作,確保多功能候車座椅作用狀態良好。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戰略系教授金占明認為,車站、商場等場所公共資源較為集中,人員相對密集,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設置一定數量的按摩椅可以滿足部分消費者的合理需求。但按摩椅與普通座椅所占比例應該合理,確保盡可能多的人能夠享受到公共資源。
共享按摩椅的投放不能“一放了之”,按摩椅可以“共享”,更需要“共治”。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一些電影院設有共享按摩椅座位,且大部分位于最佳位置,這樣做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電影院在設置共享按摩椅時應當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公共場所和按摩椅商家要承擔起共享按摩椅的消毒清潔和日常維護的責任,有關部門也應對按摩椅的衛生、安全情況加強監管。(海外網 武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