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一、可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情形
可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情形:
1.自然人因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遭受非法侵害的。
2.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的。
3.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的。
4.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可以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1)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3)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5.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的。
二、精神損害賠償的條件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的,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1.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2.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3.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的,受害人可以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法律快車提醒您,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的,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的,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的,物品所有人有權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另外,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享有人格權利,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
高樓住宅玻璃炸裂應該找誰處理
回復:可以建議您先找一下物業,由物業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