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近些年來,全球市場可謂波詭云譎,全球沖突不斷,疫情反復無常,金融市場債務違約風險也在持續加劇。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我們希望可以通過客觀理性的長期主義視角和歷史啟示的深刻洞察,過濾紛擾的噪音,看破不確定性的迷霧,回歸投資的本真——長期主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盡管A股的歷史不長,但在這不長的歷史內A股也出現了許多十年十倍股。以史為鑒知興替,以史正人明得失。安信證券林榮雄團隊的研報《做時間的朋友,與偉大企業共同成長》整理了A股數十年來的一些十年十倍股進行了多維度的復盤和深入研究,為投資人的價值投資之路總結了不少啟示,以下是全文內容:
啟示一:十年十倍股的兩種投資邏輯:從小到大和勇往無前
林榮雄團隊指出,十年十倍股的投資邏輯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從小到大,盈利持續兌現的高成長公司;另一種是勇往無前,高景氣賽道持續擴張的公司。
前者以中國中免等公司體現,對中國中免而言,除2014及2015年外其公司本身的盈利增速均維持在20%以上。穩定兌現的盈利增速給予企業股價持續向上的良好支撐,而穩定的增長核心在于企業的競爭力以及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后者以半導體行業的瑞芯微,新能源行業的隆基股份、陽光電源為例,其目前依然持續受益于賽道的高景氣,股價漲幅自啟動以來依舊保持在10倍之上。
啟示二:十年十倍股的捕捉就是等待低位的出現
從歷史經驗來看,在不擇時的條件下,甚至是在2015年牛市頂點買入,十年十倍股依舊可以帶來年化30%以上的收益,這說明了對于公司質地和產業趨勢的把握在重要性上是超越對市場頂部或底部的判斷的。
但對于牛熊周期鮮明的A股市場而言,低位擇機建倉可顯著提高收益率。例如在2013Q2的低位建倉持有至今,持倉收益的均值達到45.26%,在大跌后的2016Q1建倉,這個數值上升達到46.67%,而在2020Q1疫情爆發市場大跌時建倉則可獲得年化47.95%的收益率。由此可見,低估值才是保證十年十倍股最大的依據。
啟示三:十年十倍股最強的 Alpha 來自于滲透率和市場占有率
從行業整體發展歷程看,企業發展會從受益于“滲透率”的紅利期逐步轉變為基于“市場占有率”的競爭期,在兩階段內均有十倍股誕生。前者以滲透率快速提升的增量紅利為主,而后者則為存量階段以進入壁壘及利潤可持續性為關鍵。
在滲透率提升階段,主要為增量拓展的競爭,其中最核心的為增長,所需關注的為產業生命周期,成功關鍵在于產品差異,體現為對于研發和費用的投入。當產業步入加速成長期,其于市場滲透速率將顯著提升,整體層面呈現出較好的營收及盈利狀況和強勢的市場行情體現。
在市場占有率階段,主要為存量博弈的競爭,其中最核心的為ROE,所需關注的為行業競爭格局,成功關鍵在于進入壁壘和利潤可持續,體現為資產專用性和盈利波動性。
啟示四:十年十倍股的持有必然是對人性和長期主義的考驗
十年十倍股的投資過程中,最大的考驗來自于股價大幅下行的時候。從區間振幅漲跌情況來看,即便是十倍股,在區間內也會經歷令人難以忍受的回撤過程,這使得很多持有者很難堅持持有這些股票,需要投資者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才能更好的面對公司的高回撤。
平均來看,這些十倍股的最大回撤都在70%~60%左右。因此,至暗時刻對于十倍股的堅守非常重要。在長期趨勢中持有時間對持有收益的貢獻呈現冪律分布,最終的收益率可能只由少數交易日決定,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波動中韜光養晦和臥薪嘗膽,頻繁的換手反而會因小失大。
啟示五:消費行業十倍股特性:高ROE+龍頭優勢+盈利穩定性
高ROE:對于消費行業來說,相較于短期的業績增速,長期且穩定ROE是更加重要的,這代表著企業護城河的深厚和競爭優勢的持續性。這也是消費股投資者最關切的話題。
龍頭優勢:消費行業中龍頭企業(大市值、機構重倉)的馬太效應尤為顯著,市場份額會不斷向龍頭集中,龍頭企業對上下游有更高的議價權,對消費者也可以建立其基于品牌的強大護城河。
盈利穩定性:消費行業之中,又以盈利穩定為王,主要體現在毛利率波動率和凈利率波動率較低,反映了企業穩定的需求以及較強的成本控制能力。
啟示六:高端制造十倍股特性:高效能+強現金回流+利潤率穩定
高效能:對于制造業而言,運營效能(周轉率)尤其是固定資產周轉率,直接決定了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以及在擴張中持續保持生產效率的能力,在定價中處于核心地位。
強現金回流:現金流對于制造企業而言是生命線,較高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意味著企業供需匹配情況較好,盈利質量較高,出現大規模壞賬和產能過剩風險低,應對風險的能力也較強。
利潤率穩定:主要涉及毛利率波動率和凈利率波動率兩個方面,上述指標的低波動共同體現了企業穩定的盈利能力和高效的內部管理。
啟示七:周期成長十倍股特性:高增速+成本優勢+短賬期(議價權)
高增速:周期成長股之所以從周期行業中脫穎而出,主要原因就是其擁有了跨越周期持續高增速,擺脫了均值回歸的約束,因此盈利增速是考察周期成長的核心指標之一。
成本優勢:周期成長行業的成本控制尤為重要,體現在兩個指標上,第一是毛利率,第二是負債率。
短賬期:周期行業的商業模式中供應鏈管理十分重要,企業對于供應鏈的把控主要體現在凈營業周期(存貨、應收、應付周轉天數之和),這一指標綜合反映了企業從采購付款到銷售回款的效率和議價能力。
啟示八:科技行業十倍股的挖掘:規模小+高效率+高增速
規模小:科技行業十倍股往往會經歷一輪由小到大的快速上漲,在科技行業,小公司意味著更大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間。
高效率:科技行業注重資產運作的靈活性,切忌攤子鋪太大,導致資產過重尾大不掉,較高的運營效率對于科技行業十分重要。
高增速:對于科技型公司而言,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想要獲得類似消費行業那樣穩定的護城河是極其困難的,對于業績高成長階段的判斷尤為重要,科技行業十倍股的挖掘仍需落腳到景氣度。
好了,以上八條啟示是對于具體公司的總結。
十年十倍股并不是終局,可能是二十年二十倍股,五十年五十倍股,百年百倍股。雖然我們無法做到如此長期的預測,但是捕獲十年十倍股的本質與以上并沒有太大差異,最好的結局就是陪著那些可能走向偉大的企業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