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咨询
找靠谱律师、法律咨询



微信号:15037178970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复制微信号搜索添加
广告找靠谱律师、法律咨询,添加微信号:15037178970(手机微信同号,点击复制微信号)
百年船政向海圖強,民族復興前景壯闊。近日,以“向海圖強 共謀復興”為主題的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船政后裔、高校師生、青年代表等會聚一堂,進一步挖掘船政文化豐富的內涵、全新的思想觀念和強勁的社會影響力。會議向船政文化兩岸博士考察隊授旗,為《船政集刊》揭幕。
19世紀中葉,面對日益衰敗的國力,中國的仁人志士們開始尋找救亡圖存、振興國家之路。1866年6月25日,閩浙總督左宗棠“懷之三年”的設廠造船夢想,傾注在一份洋洋灑灑4000余字的奏折里。奏折指出“東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陸”,船政的歷史大幕就此徐徐拉開。
(資料圖片)
很快,船政作為中國第一個專門的海防近代化國家機構,落址福州馬尾。第一任船政大臣沈葆楨在此建立起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座造船廠,裝備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支海軍艦隊,設立新式教育機構,培養劉步蟾、林永升等杰出的海軍將領,造就了以嚴復為代表的一批“放眼看世界”“開風氣之先”的民族精英。這些成果,也是臺灣近代化的先決條件。
1874年,日本在臺制造“牡丹社事件”,沈葆楨臨危受命,率軍直赴臺灣,逼退日軍。沈葆楨提出“保臺四策”“對日三策”等海防思想,為保衛臺灣打下堅實基礎。從此,臺灣的防務不再孤立,而是與祖國東南沿海的防務形成更緊密的聯系。
而臺灣歷史上第一幅精確地圖《臺灣府城并安平海口圖》和《臺灣府城街道圖》,也是1874年由船政學生魏瀚、鄭清濂、林慶升、鄭誠、陳兆翱等人測量繪制的。緊接著,沈葆楨在臺灣修建了安平、旗后等多座炮臺。位于臺灣臺南的安平炮臺是臺灣第一座西式炮臺,現今安平城門內還留有沈葆楨親自題寫的“億載金城”和“萬流砥柱”。
為解決臺灣“孤懸海外,有事運濟艱難”等問題,沈葆楨特設軍裝局、火藥局等,并從船政抽調槍炮制造技術人員赴臺主持。船政的生產技術及技術人才源源不斷流向臺灣,為臺灣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臺灣近代的建設開發,更是與船政緊密相連。沈葆楨帶領船政班底,著手開禁、開府、開路、開礦,并開發臺灣東部山區,廢除渡臺禁令,鼓勵開墾,促成臺灣政治經濟中心北遷等。自此,臺灣開始與大陸自由通商、通航,迎來了經濟的一次大飛躍,為后來臺灣建省奠定了基礎。
臺灣對船政的貢獻也不可或缺。在幾任船政大臣的努力下,臺灣基隆煤礦一度成為中國近代最大、最早采用機械采煤的煤礦。基隆產煤炭品質上乘,主要供應福州馬尾船政局造船煉鐵之需,同時也供應福建水師軍用煤。
“船政文化影響遍及臺灣軍政經文諸多領域,構建了兩岸之間無法分割的紐帶和橋梁。它所體現的自強愛國、對外開放、改革創新等價值理念,已成為兩岸同胞共有的精神財富,在兩岸具有跨時代的影響力。”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表示。
時針轉到今天,船政文化愈加璀璨,以“一座城”的姿態繼往開來,攜手兩岸融合發展。
蒼蒼鼓山,泱泱閩水。依山傍水的中國船政文化城占地約116公頃,分為船廠片區、官街片區等5大片區,其中核心區船廠片區經過古建筑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改造成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船政書局等,充分展示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奮斗足跡。
福建船政文化管委會主任劉江遠介紹說,中國船政文化城已將機修車間改造為中國首座折疊漸進式劇場。即將在此上演的《最憶船政》實景演藝節目,將運用VR、AR、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把船政150多年的歷史濃縮在一小時的演出中,帶領觀眾沉浸式了解船政歷史和時代意義,激發民族自豪感與愛國主義情懷。(記者 全幸雅)
找靠谱律师、法律咨询,添加微信号:15037178970(手机微信同号,点击复制微信号)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