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很多DIY新手在裝機選購CPU過程中都容易陷入一些誤區中,比如盲目追求CPU核心數量、認為旗艦產品就一定好于主流產品等。本次,我們就通過十個DIY新手在選購CPU過程中常見問題,來為大家普及一下CPU選購相關知識。
一、買CPU應該選Intel還是AMD?
【資料圖】
這可能是絕大多數用戶在裝機選購CPU時遇到第一個問題,就目前產品線布局來看,無論是Intel還是AMD,都針對不同需求用戶推出了多款從入門到旗艦產品。
Inel除了有我們熟悉酷睿i3/i5/i7系列產品外,還為入門級平臺推出了奔騰及賽揚系列,以及為高端用戶推出了酷睿至尊系列處理器。
而AMD近兩年產品線也在大幅增加,除了帶有獨顯核心APU系列產品之外,今年AMD還首次推出了面向主流人群Ryzen3/5/7以及面向高端用戶RyzenThreadripper系列產品。
也就是說,我們在選購CPU過程中,無論選擇哪家廠商產品,都有能夠滿足需求對應型號,不必太過于糾結。
二、核心數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這是很多用戶較為普遍一個想法,認為CPU核心數量越多,其性能就越強,但其實并不能一概而論。對于一款處理器來說,重要參數除了核心數量之外,還包括是否支持超線程技術、默認主頻、最大睿頻、是否支持超頻等參數。比如同一廠商一款原生六核六線程處理器,即使是在相同主頻下,性能并不一定強過同系列四核八線程產品。
因此,在選購處理器過程中,只通過核心數量來判斷一款CPU好壞是不科學。需要注意是,由于產品架構不同,Intel和AMD對于處理器主頻標準是不一樣,不能直接用于橫向比較。
三、CPU是不是一分錢一分貨?
雖然從整體來說價格越高CPU,其綜合性能就越好,但因為CPU市場存在著競爭關系,Intel和AMD不斷地針對競品推出相應新品,尤其是對于AMD來說,價格是其非常重要一項優勢。
另外,即便是同一品牌產品,由于產品定位和促銷策略不同,可能也會出現一些價格更低、性能更好產品。
同時也需要結合用戶需求來決定,比如一些入門級輕度游戲玩家如果選擇了APU產品,獲得使用體驗就要比同價位FX系列產品要好一些。
四、裝機到底要先選CPU還是先選主板?
在確認了CPU+主板預算之后,在根據具體產品型號來合理選擇相應產品。比如CPU+主板預算只有2000,那么選擇i5配B250主板或是Ryzen5低端型號搭配B350主板。
五、只為玩游戲,所以沒必要選擇帶KCPU?
很多不了解CPU玩家們都會認為,Intel帶KCPU型號僅表示該產品支持超頻,而對于一般玩家而言,是不會去折騰CPU超頻,所以沒必要買帶KCPU,這種想法是很片面。熟悉Intel酷睿產品朋友們都知道,Intel近期“K”系列產品除了支持超頻外,在默認主頻及睿頻上也比不帶K產品要高不少。
對于游戲玩家來說,在CPU線程相同情況下,更高主頻往往會帶來更高游戲幀數,而目前i7-7700和i7-7700K差價在200元以內,但兩者最高主頻分別是4.2GHz和4.5GHz,差距還是很明顯。
六、CPU是否要和其他電子產品一樣,買新不買舊?
對于電子產品市場來說,一直有一種“買新不買舊”說法,因為新品往往代表著更多技術和功能,從CPU行業來看,雖然一些新技術不能直接在CPU中體現出來,但卻能在新品對應主板中加入一些新接口和功能,比如USB3.1、高速M.2,DDR4內存等,如果使用是幾年前CPU,那么這些功能是沒辦法在老主板上實現。
不過很多功能只是“看起來很美”,對于一般用戶來說,很多新功能根本用不上,而新品CPU往往代表著成倍增長價格以及不溫不火性能提升,因此對于預算較為有限用戶來說,完全沒有必要選擇最新CPU產品,有時候購買上一代甚至是上兩代CPU依然能夠獲得不錯使用體驗。但是當CPU廠商架構大幅升級時候,還是可以考慮在價格穩定之后追一下新品。
七、Intel至強E3系列CPU是i5價格,i7性能?
在幾年以前,E31230-v2及后續幾款產品確實為一些DIY玩家提供了高性價比游戲解決方案,但隨著Intel對服務器CPU規范化管理,最新E3系列CPU已經不能用一般主板來運行了,必須要搭配特定幾款產品。
而這些主板及CPU價格優勢并不明顯,同時E3系列處理器主頻較低,目前已經漸漸無法滿足大型游戲高主頻需求,因此昔日E3系列CPU性價比已經消耗殆盡,因此并不推薦新用戶選擇E3處理器來裝機。
八、AMDRyzen7在參數上相比Ryzen5更好,因此更適合玩游戲?
目前大多數游戲并沒有針對八線程以上CPU進行較好優化,因此很多十六線程CPU在游戲表現上并不一定比八線程CPU出色。在預算相同情況下,與其追求更多線程CPU,不如將預算用在提升顯卡性能上。而對于一些較為依賴CPU運算能力人群,就需要更加看重CPU核心和線程數量了,更多CPU線程在工作中可能讓你事半功倍。
九、現在買一款旗艦CPU,可以堅持5年以上?
有一部分玩家在裝機選擇CPU時喜歡一步到位,比如5年前買了一顆i7-2600K,用到現在依然能夠勝任各類游戲新作。不過從今年起,我們能夠看到Intel和AMD都加快了新品研發速度,一款CPU戰5年可能要成為歷史了。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顯卡還是CPU,更迭速度明顯加快,新品在性能表現上也要比上代產品強上不少,因此根據現在DIY市場環境來看,并不建議“選擇旗艦產品更加保值”做法,一方面由于目前旗艦產品價格并不低,少則三千多則上萬,對大部分裝機用戶預算是一項很大挑戰;
另一方面即便是選擇了旗艦產品,也不一定能夠保用很多年,與其選擇一款旗艦CPU戰五年,可能還不如先選擇一款主流CPU,用上兩三年之后再換一次平臺來實惠。
十、CPU該買盒裝還是散片?
最后我們再來討論一下CPU盒裝與散片選購問題。由于CPU本身制作難度極高,因此不存在假貨或是高仿問題,一般情況下,盒裝散片最大區別就是質保了,正品盒裝CPU官方質保三年,而散片往往僅由店鋪質保一年。另外,一些型號盒裝CPU可能還會附帶原裝散熱器,這樣就使同一款產品盒裝與散片差價達到了一兩百元,一些熱門高端產品差價可能會更高。
對于購買舊系列CPU用戶來說,筆者還是更傾向于購買盒裝,這是因為舊款盒裝價格已經非常合理,而散片可能會遇到二手U情況,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一定風險。而喜歡追新同時又對硬件較為了解朋友則可以考慮購買散片,以獲取最大價格優勢。
怎么樣?在看完這十個CPU選購問題之后,您是否對購買CPU有了全新認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