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小區的設施設備維護不到位,
垃圾清掃不及時
業主報修遲遲沒回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保安的數量沒有兌現……
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業主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讓他們覺得自己支付了物業費,
物業服務卻嚴重“打折”。
過去業委會監督物業的辦法是
聘請第三方公司進行突擊抽查,
但最近,蕭山一小區業委會大膽創新,
打算使用一套數字化物業監督管理平臺
來全面監督物業日常工作,
提升物業服務質量。
沒想到試運行才半個月,
業委會就接到小區物業公司的回函:
我司無法配合執行。
業委會啟用數字平臺監督物業
試行半個月后物業回函拒絕
該小區業委會主任說,這套數字化平臺可以讓每位業主對物業服務進行監督管理。
業主通過這個平臺,可以看到物業費繳納了多少,使用了多少,服務是否到位,可以對物業人員考勤記錄、維修記錄、處理問題時效性、累計問題分布等各類情況進行監督以及考評。例如,每天系統派發任務到工作人員移動端,工作人員執行服務任務后,需要將執行情況反饋(照片)到系統,就是類似照片打卡。
在這個平臺上,物業除日常任務外,還有“搶單”任務,如物業公司未按時處理,“搶單”任務由其他工作人員完成,責任人會被扣罰,搶單人員會有獎勵措施。
另外,為杜絕物業公司“人員復用”(比如物業合同中約定配備10名保潔員,但實際只配備7名,以節省人力成本),業委會要求每位物業員工在系統中實名制注冊登記,嚴禁使用“花名”。未在系統中實名注冊登記的人員,在物業費支出審計中一律不計入成本費用。
5月中旬,該平臺在小區內上線試運行。可沒過多久,業委會就收到了小區物業公司的回函:我司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標準提供現場服務,過程中對于現場工作人員已有日常考核、月度排名、季度(年度)績效管控機制,數字化管理在日常對客、現場管理中已有體現。“貴委要求配合執行的數字化平臺工作,與現有管理模式存在沖突,且明顯超出物業服務合同約定范圍,單方增加我司義務,我司無法配合執行。”
對此,業委會工作人員稱:“可能試運行后發現這套系統讓物業工作太透明,他們表示拒絕使用?!?/p>
律師:合同里沒有約定
物業有權拒絕配合使用
那么,
業委會推行數字化物業監督管理平臺的做法
屬于“過度監督”嗎?
物業可以拒絕使用嗎?
浙江圣銀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雙鵬認為,物業公司的回復是合理的。“如果當初物業與業委會簽署的物業服務合同中并沒有具體約定使用數字化監督平臺,業委會是沒有權利強制物業使用它的。而且對物業公司來說,這增加了他們的履行義務和難度,他們有權拒絕?!?/p>
張雙鵬還提到:“這套模式可能有點不符合實際情況,很多物業從業者年紀較大,有些甚至是退休人員,讓他們使用這套數字化系統,多少有點難為他們了。”
本周一,記者在該小區內隨機詢問了兩位保潔工作人員,兩人均表示此前已接到通知,要求下載這套數字化系統,公司也在組織他們學習使用,但對他們來說,確實存在學習困難的情況。
一位保潔阿姨稱:“要求打掃完之后,拍照上傳到這個App上?!彼f自己文化水平不高,雖然培訓學習了,但目前還沒學會。
另一位保潔大叔告訴記者:“我們保潔人員都開始學習使用這個系統了,但大家年紀都不小了,不少人只有老年機,下載不了這個系統?!?/p>
業委會工作人員表示,小區的保潔團隊是物業公司委托的第三方外包團隊,“我們業委會要求今后第三方轉包協議上要明確,第三方服務必須接受數字化監管,服務上平臺,服務標準化,接受全體業主的監督?!?/p>
業委會:先開通“投訴”模塊,
續簽物業時再加入新條款
如果物業最終不肯使用
業委會推行的這套數字化物業監督系統,
怎么辦?
業委會工作人員稱:
“我們將發動廣大業主們一起監督物業?!?/p>
近期,業委會在數字化物業監督管理平臺中開通了“投訴”模塊,業主可以通過平臺對小區里面的不文明現象進行投訴,其中包括:物業不作為、管家未響應,以及小區內亂丟垃圾、破壞設備設施、亂停車、裝修不合規等情況。對于投訴事件,系統會直接推送給物業項目經理落實,要求物業公司限定時間,跟蹤問題處理的進度,直到問題解決。
業委會也在積極倡導廣大業主加入小區志愿者隊伍,開展對物業服務的監督。據悉,目前已有100多位業主加入小區志愿者隊伍。
此外,業委會工作人員也表示,這次與物業合同到期后,會考慮在今后的合同內增加需使用數字化物業監督管理平臺這一項。
張雙鵬表示:“如果雙方協商一致,可以簽訂補充協議,不一定非要等到續簽的時候。而到了續簽合同時,雙方都有選擇權,業委會可以提這個要求,物業也不一定要同意。”
來源:潮新聞·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