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一個芳華正好的女子最擔心遇到什么人,答案是“渣男”,那么還有比這更恐懼的嗎?
85年前,在上海灘一個25歲的女子的葬禮上,為她送葬的人多達30萬人。
美國《紐約時報》駐滬記者慨嘆道:“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哀禮!更是女性爭取平等、反對家暴的最強烈抗議!”
(資料圖片)
1935年3月7日,上海灘著名女星阮玲玉吞服安眠藥自殺。
一時間,整個上海灘為之哀痛,3月8日當天就有5名少女為她自盡。此后幾天,陸續有多名新時代女性為她自殺,她們的遺書留言大同小異:“阮玲玉死了,我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
阮玲玉生前曾出演《新女性》電影,主角“韋明”勇敢追求平等和幸福的勵志故事,讓很多影迷把她看作新時代女性的象征。可是,阮玲玉突然自殺讓無數影迷崩潰、迷茫,女性的未來在哪里?
阮玲玉一生中喜歡過3位男性,可惜,她的命運不濟,遇到的全是“渣男”。令世人唏噓的是,這些“渣男”不僅玩弄她的感情、貪圖她的美色和財產,還喜新厭舊、對她棄如敝帚。
而更令人氣憤的是,他們還經常家暴她!
阮玲玉的第一任是紈绔少爺張達民。
出身卑微、缺乏男性關懷的阮玲玉,很快墜入張達民甜言蜜語編織的羅網。
可是,兩人的愛情卻不被雙方的家庭接受,16歲的阮玲玉悄悄輟學,偷偷瞞著家人和張達民同居。
饅頭大師在《歷史的溫度》中這樣告誡涉世不深的女孩子:“女性在情感上有三種天生的癥狀,其中之一就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情結’。即越被周圍的人反對,她們越認為找到了真命天子。”
阮玲玉的母親和身邊朋友都勸她離開張達民。
因為這個紈绔子弟不僅一無所成,揮霍家產毫不在意,而且還經常出入煙花之地,是個朝三暮四的渣男。可尚未經過世事的阮玲玉一概不聽,每次都竭力為張達民辯護。
在中國的婚姻經驗傳承中,有一句一直適用于絕大部分人的真理:“父母希望你們在一起的,結果往往證明是歡喜良緣;父母希望你放手卻被你堅持的,往往都被結局證明很悲慘?!?/p>
張達民很快就厭倦了阮玲玉,并經常毆打她,逼她給錢,供他享受。
哪怕阮玲玉已成為上海灘最有名的影星,卻絲毫無反抗之力。因為,明星最怕“丑聞”,張達民要挾她一旦不給錢,就曝光她16歲私自委身的“丑聞”。
就在阮玲玉迷茫彷徨的時候,一個叫唐季珊的男人闖入了她的視線。
當一個女人空虛、痛苦的時候,闖入她心扉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傾聽她、理解她、同情她并時刻敞開“寬厚溫暖”的胸膛。似乎,這是所有“渣男”都掌握的討女人歡心的技巧。
唐季珊成功俘獲了阮玲玉的芳心,兩人很快就同居了。
張達民才無所謂阮玲玉和誰在一起,他只要繼續依附在阮玲玉身上做“寄生蟲”,給不了他錢,阮玲玉就會遭到毒打。阮玲玉也曾向唐季珊求助,可唐季珊卻讓她自己處理。
有一次,張達民為了威脅阮玲玉繼續給錢,竟狀告阮玲玉和唐季珊。
唐季珊憤怒了,他大吼大叫,第一次把阮玲玉打得鼻青臉腫,并把她攆出家門。車夫后來曾對公眾說:“3月7日那天下大雨,阮小姐被他關在門外,苦苦求了一夜?!?/p>
心理學家說:“施暴是容易上癮的”。自那以后,唐季珊漸漸變本加厲,不僅經常對她家暴,甚至還把別的女人帶回家里。
夾在兩個“渣男”之間,平日里看起來光鮮成功的阮玲玉竟然無計可施。
如果她甩手離開,這兩個男人就會曝光她昔日的一切;如果她勇敢自救,她將不得不獨自面對外界的風言浪語。這對一個善良、怯懦的女性來說,是何等的殘忍?
終于,阮玲玉選擇了自我了斷,徹底對人生絕望!
為何阮玲玉不反抗呢?
很多人不解,作為一個鼎鼎大名的影星,阮玲玉完全有資本、有影響力擺脫“渣男”的控制,可她卻選擇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這是為什么?
饅頭大師分析認為:自古以來,“婚姻不是兒戲”的觀念深入人心。阮玲玉以死明心,這是“斯德哥爾摩情結”的副作用,即把“愛情劫持者”的行為看作自己的過錯,并為之買單。
鬧得沸沸騰騰的馬主持被“家暴”事件,其實也是“阮玲玉悲劇”的重演。
當初,女記者以為自己嫁給的是愛情,嫁給的是一個連小動物死去都流淚不止的“善良”人。可是,她沒想到自己也陷入了饅頭大師說的兩個癥狀里。
所以,她沒在第一次被家暴時引入“制止機制”,一忍再忍,直到忍無可忍,最后不得不帶著孩子藏起來。
沒人理解女記者為何不在第一時間反抗?是因為沒人知道她對“尊嚴”的意識,還停留在過去的時代里。
阮玲玉的死對后人有什么直接的教育意義嗎?不,她沒有!
因為她還陷入了一種叫做“山魯佐德情結”里面,以自我的犧牲成全了張達民、唐季珊。這是一種女性與生俱來的犧牲精神,為了拯救或讓“感情劫持者”覺醒,女性主動犧牲自己,希望能感化對方,救贖對方。
就像阮玲玉在遺書中寫給張達民的那樣:“達民,我一死何足惜?不過是怕人言可畏,還是怕人言可畏罷了?!?/p>
如果阮玲玉,包括85年后的女記者,能破解上面三個“女性情結”,她們的命運就不會那么悲慘了!
“讀史可以明智”,這是歷代名人、偉人傳給后人顛簸不破的真理,更是讓后人執著、奮進的動力源泉。
饅頭大師在《歷史的溫度》一書中提醒讀者,“尊嚴保持”是一切兩性感情的基礎。阮玲玉的悲劇告誡所有女性,包括男性,入世未深一定要擦亮眼睛,保護自己,遠離“渣性男女”。
《歷史的溫度》是一部以“中外歷史名人”為藍本的典故叢書。
這部書不僅首次揭露很多不為人知的名人秘密,而且,作者饅頭大師結合時代思潮,溫暖、理性地分析,點檢得失、臧否功過,充滿了人文情懷。
如果你想聽饅頭大師講述更多有溫度的歷史,請點擊上方鏈接看一看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