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位于虹口區江灣鎮街道的彩虹灣地區,是上海市中心城區最大的保障房基地,從2015年有居民入住開始到現在,隨著區域內黨群服務站、市民驛站、社區食堂、學校、醫院、菜市場、公交、郵局、賣場、公園等生活配套設施的完善,居民適應度和鄰里親密度不斷提升,如今的彩虹灣社區已成為一個充滿溫暖的大家庭。
在彩虹灣這個大家庭里,有一支力量在用自己的年輕和活力,為這片區域不斷注入新能量,這就是“彩虹橋”青年議事會。
“這是一群很有愛、很敬業、很勵志,還很會玩的‘超有勁’青年!”江灣鎮街道團工委副書記李想告訴小虹,“彩虹橋”青年議事會成立于2019年,所有成員都來自于居住在彩虹灣公租房里的青年群體,自成立后,這支隊伍就展現了青年人年輕優秀積極不頹廢的正能量,以有溫度、有深度、有牛人的社群特質,積極為彩虹灣區域出謀劃策,在公租房青年和彩虹灣社區間,搭起了一座“超好玩的橋”,引導并帶動了更多青年融入彩虹灣。
(相關資料圖)
在5月的一個周末,彩虹灣薔薇里小區的廣場上很是熱鬧,各種攤位一字擺開,面包機、熨燙機、體重秤、咖啡壺、家用電話……攤位上擺放的都是兼具實用和使用價值的家用物件,這是首屆“零距離·彩虹堂”以物易物活動,是在虹灣居民區黨總支牽頭下,街道團工委、公租房公司和“彩虹橋”青年議事會多方參與下促成的,目的就是想讓環保低碳的理念在社區里流行開來,讓閑置物品“游走”至更適合它發光發熱的地方。
“其實這個以物易物活動,也和我們公租房青年的生活特點有很大的關系。”“彩虹橋”青年議事會成員沈玲琦說,因為公租房的特殊屬性,所以在居住青年中會比社區居民多出現一些閑置物品,而往往這些閑置物品都還具有使用價值,只是因為“主人”不便攜帶去新家而被閑置了。這個現象被“彩虹橋”青年議事會的成員們捕捉到,他們開始想讓這些被閑置的物品循環起來,于是就在公租房青年間開始了以物易物的小范圍活動。沒想到這種“變閑置為循環、變浪費為消費”的活動,漸漸吸引了社區里其他居民參與進來,并最終匯成了整個薔薇里小區乃至周邊居民都參與的首屆“零距離·彩虹堂”以物易物活動。
讓沈玲琦印象深刻的是,活動剛開始沒多久現場就來了一位10歲左右的小女孩,孩子好奇地詢問了“以物換物”活動規則后,飛奔回家拿來了自己的“閑置寶貝”,有各種課外書籍、彩色線及玩具珠寶手鏈。原來小女孩的耳機壞了,她想用這些換攤位上的一副耳機,恰巧耳機的提供者就是沈玲琦本人,于是她與小女孩愉快地完成了這筆“閑置交易”。看到小女孩捧回了自己心儀的物件以及臉上洋溢的笑容,沈玲琦覺得獲得了莫大的鼓勵和溫暖:“這事往小了說是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一種體現,往大了看也是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了環保的種子,所以我愿意和小伙伴們一起把這事情進行下去。”
其實,“彩虹橋”青年議事會里的這群來自五湖四海、意氣風發、性格、經歷、工作各不相同的“超有勁”青年,已經一起在彩虹灣里做了好多事。
他們一起玩耍,先后開展了3v3籃球賽、插花藝術、手工制作等系列青年活動;他們一起擔當,建立網絡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不斷排摸并回應公租房青年需求;他們一起奉獻,熱心社區治理,彼此間還爭過垃圾分類、文明創建志愿者的名額……在他們的助力下,公租房青年們更好地融入社區活動,并在彩虹灣有了家的歸屬感。
小虹了解到,這群青年的頭腦風暴還在繼續,在今年的后續時間里,他們會繼續舉辦以物易物閑置“游走”活動,組織“新江灣十景”打卡活動、青年交友聯誼活動,還有“彩虹灣”居民區志愿服務活動,以及與江灣鎮街道團工委、虹口公租房公司一同,根據彩虹灣居民們的需求定制一些特別活動,一起期待吧!
同時,為了讓思維更加活躍、讓想象力進一步擴大,“彩虹橋”青年議事會還向彩虹灣的有志青年們發布“招募令”↓
招募對象
重點面向居住在江灣“彩虹灣”區域的有志青年。
報名渠道
方式一:掃描下方二維碼(僅需填寫姓名+性別+微信號)
方式二:微信聯系人:小伙伴小李 16621005628(微信號)
方式三:電話聯系人:小伙伴小倪 65932309
(來源:上海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