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資料圖】
5月21日消息,近日江西南昌一學生在宿舍遇到隱翅蟲,拍死后腿部紅腫潰爛,至少半個月才能恢復。
評論中,很多網友也分享了自己被隱翅蟲叮咬的經歷,并告誡“一定不要拍,拍了會毀容。”
據了解,隱翅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多種昆蟲的統稱,這個類群包含了30個亞科2696個屬,超過30000個物種,是一個非常大的家族。
它們平時會把翅膀折放在堅硬的前翅之下,外人看不到。這也是隱翅蟲名稱的來由。
絕大多數隱翅蟲都無毒,有毒的只占一小部分。毒隱翅蟲的外觀比較獨特,顏色也比較鮮艷。大多數毒隱翅蟲都是深淺相間的配色,它們的頭部、胸部以及腹部末端為黑色或鐵青色,有時具有金屬光澤,其余部分則為黃色或橘黃、橘紅色,整體亮眼,易于辨識。
毒隱翅蟲沒有毒針,體表無毒腺開口,也不會主動向外界釋放毒液,但它們的體液卻含有十分厲害的強酸性有毒物質。
被拍死后,毒隱翅蟲的體液就會直接與人體皮膚發生接觸,會快速導致不同程度的紅癢、腫痛并起水泡,引發毒隱翅蟲皮炎。
因此,發現身上有毒隱翅蟲爬動,切不可直接拍打,可將其吹落,避免皮膚接觸到毒隱翅蟲的體液引發皮炎。
如果已經不慎中招,我們可以用肥皂水洗滌皮膚接觸到毒隱翅蟲體液的區域,并及時就醫,遵醫囑使用鎮痛、抗感染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