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2023年Q1財報公布,蘋果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的態勢仍在繼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延續去年四季度的不理想表現,2023年一季度,蘋果營收948.3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972.78億美元相比下滑3%;凈利潤241.6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50.10億美元相比下滑3%。
在結束供應鏈危機之后,蘋果CEO庫克繼續把營收下滑的原因歸咎于外匯逆風,以及宏觀經濟環境所帶來的持續挑戰。
庫克認為,外匯逆風給蘋果造成超過近5%的收入虧損,對比營收的3%降幅,“在不變匯率基礎上,我們絕大多數市場其實都在增長。”庫克說道。
事實是,除了歐洲和亞太地區外,蘋果在其他各區均面臨營收同比下降局面。其中,美洲地區營收377.84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08.82億美元下降8%;大中華區營收178.12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83.43億美元下降3%;日本地區營收71.7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7.24億美元下降7%。
包括印度在內的亞太其他地區,營收增長至81.19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0.42億美元大漲15%,成為一季度蘋果營收增速最高的地區。
這也使得iPhone在一眾硬件產品中取得了逆勢上漲的表現。一季度,來自iPhone的營收513.34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05.70億美元,同比增長2%。
相比之下,來自MAC營收則同比下滑31%,降至71.68億美元;來自iPad的營收同比下滑13%,降至66.70億美元;來自可穿戴設備、家居設備和配件的營收同比下滑1%,降至87.57億美元。
對于亞太其他地區的貢獻,蘋果CFO盧卡馬埃斯特里指出,印度、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和阿聯酋等國家,iPhone銷量同比均增長了一倍。
在被問及當前印度市場是否類同十年前的中國時,庫克則以每個國家都是不同的為由,拒絕過多地比較。但庫克同時預測道,“我在印度確實看到有很多人進入了中產階級,我希望我們能說服他們中的一些人購買iPhone,我真的覺得印度正處于一個轉折點。”
“由于印度、拉丁美洲和中東等新興市場表現強勁,iPhone創下了一季度營收紀錄。”
來自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統計數據,也支撐著馬埃斯特里的上述論斷。一季度內,蘋果手機在印度銷量同比增長50%,占據了6%的市場份額。盡管iPhoneVPReNXo尚未能擠進印度市場TOP5,但在印度整體高端市場(3萬盧比,約合367美元)和超高端市場(4.5萬盧比,約合550美元),ipythonPhone卻處于領先地位,市場份額分別為36%和62%。
自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達到歷史峰值后,市場結束高增長狀態,年復合增長率從兩位數下跌至個位數,并很快進入負增長周期。
全球手機銷量第二的印度,成為各大手機廠商爭奪的重中之重。市場分析機構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艾夫斯曾對此表示,“中國、美國和歐洲市場仍然是蘋果的心臟,但隨著這些市場趨近飽和,蘋果寄希望于印度在未來幾年擔當主要增長動力。”
為了加大在印度的滲透率,庫克在4月中旬先后在印度孟買和首都新德里開設了兩家蘋果直營店。這是繼2020年在印度正式開通線上銷售渠道后,蘋果首度涉足線下渠道。
在孟買蘋果門店開業第一天,庫克親自到場迎接顧客,并與印度總 理莫迪會面,重申蘋果對印度的投資承諾。
過去的2022年,蘋果在印度生產并交付了670萬部iPhone,同比激增約40%。據印度媒體報道,目前,蘋果約有5%到7%的iPhone在印度生產,印度政府的目標是希望將印度產iPhone的比例,在2025年提升至25%。
盡管印度等新興市場增速喜人,但整體規模仍然較小。彭博社統計的一份數據顯示,2022年,蘋果在印度營收約為60億美元,盡管同比增長近50%,但其營收貢獻比還不到蘋果全球收入的2%。
對比,庫克也在財報會上給予了回應,表示正因此,“我們在新興市場的發展勢頭會很大,因為在這些地區,蘋果產品的市場份額還很低,這給了我們一個隨時間增長的巨大機會。”
印度等新興市場帶來的機遇,不僅僅在于挽救iPhone銷量,更大的作用還在于繼續擴張庫克為蘋果打造的第二增長曲線——服務業。
隨著iPhone等硬件產品的增長,隨之到來的也將是蘋果服務貨幣化能力的提升。如庫克所說,“印度的ARPU(每python用戶平均收入),無論是電視、電影流媒體還是音樂,都比其他地區低得多。但如果你花很長一段時間來看,我認為這里面藏著一個很好的增長機會。”
一季度內,來自服務業務的營收同比增長5%,達到209億美元,再次創造歷史新高。根據財報數據,目前蘋果付費訂閱用戶超過9.75億,在過去一年中新增1.5億付費用戶,這一增速規模近乎此前三年的兩倍。
為了讓用戶感知到蘋果在服務領域的創新意識,過去幾年間,庫克帶領蘋果相繼推出了Apple News, Apple Pay, Apple Music,Apple TV+等服務。
今年以來,庫克則把服務重心之一放在了金融革新上:3月份,蘋果上線Apple Pay Later,允許用戶先買后付;4月份,蘋果推出Apple Card儲蓄賬戶,以超過業內水平的4.15%年利率,被中國網友戲稱為蘋果版“余額寶”。
Apple Card儲蓄賬戶由高盛運營,其4.15%的年化利率,高于花旗銀行的3.85%,Discover的3.75%,美國運通的3.75%,和巴克萊的4%等一眾知名銀行投資機構。
Apple Card 圖源:蘋果官網
借助超額年利率,蘋果很快吸引了大批用戶嘗鮮。根據《福布斯》發布的一份統計報告,Apple Card儲蓄賬戶開業前四天就吸引了近10億美元存款。
庫克在財報會上談到,通過提供Apple Card儲蓄賬戶服務,蘋果公司希望讓用戶從中獲得更多價值,“儲蓄賬戶極具吸引力的收益率正在幫助人們獲得更好的經濟回報”。
不過,在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和展望服務業宏偉藍圖之余,蘋果在產js品和技術創新上的領先能力,卻在遭受越來越多的外界質疑。
產品上,蘋果汽車和蘋果MR一再跳票;技術上,在微軟、谷歌、亞馬遜、Meta等大肆開發AIGC產品之際,蘋果卻始終未有動作。
就在蘋果發布一季度財報的同一天,微軟全面開放了搭載GPT-4的新必應聊天機器人。這意味著,任何人只需要注冊一個微軟賬戶,就可以隨時體驗基于大語言模型的新必應搜索能力,且在簡單的文字互動之外,微軟還帶來了文生圖,以及借助插件將新必應實時鏈接全網信息的能力。
蘋果內部是否在開發相關AIGC產品,又是如何看待當下發展如火如荼的AI技術?庫克在此次財報會上給出了一些回應。
對于AI產品開發路線圖,庫克稱暫時不做評論,但庫克認為在如何處理AI時,深思熟慮是非常重javascript要的。“(AI)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就像在許多不同的地方正在討論的那樣。但其潛力肯定非常有趣。”
不同于微軟、谷歌將AI新技術直接開發成新產品推向用戶,蘋果則選擇借助硬件載體向外展示AI技術的革新之處,如蘋果手表中搭載的跌倒檢測、碰撞檢測和心電圖功能。
“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是巨大的變革,我們將繼續在非常深思熟慮的基礎上在我們的產品中編織運用它。”庫克說。
不過,蘋果內部并不都贊同庫克的觀點。近期,The Information爆料,蘋果工程師正在醞釀將大語言模型與Siri結合,推出更聰明的Siri。
早在3月份微軟打造出新必應后,納德拉就曾談及ChatGPT產品將對語音助手帶來的沖擊,“無論是Cortana、Alexa、Google Assistant還是Siri,這些語音助手笨得像塊石頭。”
面對咄咄逼人的微軟,蘋果也是時候亮亮自己的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