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其實最近幾年,筆者內心深處一直在萌動著重走一回川西小環線的念想,因為我還深刻的記得上一次走這條線路都還是03年的金秋十月,當年20出頭的我在戶外論壇上直接約了幾個來自廣東和澳門,素未謀面的同行驢友就包車前往了,如今回想還是覺得當年的自己挺勇猛的。
(資料圖)
(2003年攝于巴郎山頂,遠處為蜀山之王——貢嘎雪山)
歲月輾轉不經意間已經過去了20年,我也從曾經的小鮮肉熬成了如今的中年油膩大叔,成家立業之后更多的是為了家庭和事業上的方方面面而勞心勞力,但也是累并快樂著的過好了每一天。不過,為了回味那段青春,追憶原始純樸的川西人文之美,重走一趟川西環線的愿望也愈發濃烈。于是趁著今年的五一大假前夕,邀約上了一位老同學和一位好哥們,三個大老爺們就這么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川西環線之旅。畢竟這條線也是非常成熟且熱度相當高的線路,所以網上攻略也相當多了,筆者更愿意給大家分享一些旅途的美景和趣聞,所以照片會比較多一點。
(2003年攝于稻城亞丁,遠處為牛奶海)
猶記得,03年那次的行程是從成都出發,經小金-丹巴-八美-新都橋-雅江-理塘,最終到達稻城-亞丁,游玩結束后,那幾位驢友繼續走鄉城去了云南,我一個人坐長途客車則從稻城經康定折返回成都。而這次出行因為臨時確定的出發時間,且只計劃走個環線,就選擇了從康定進、小金出的順時針環線方向。
順帶提一嘴,20年前出行我的拍攝裝備是一臺索尼DV+一臺國產膠片相機,20年后出行的拍攝裝備僅帶了一部華為P60 Pro手機輕裝出行,感嘆飛速發展的科技,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巨大改變。
DAY1:成都——瀘定——康定
成都出發到康定可選全程高速,過雅安后不久就來到了二郎山。有句俗話叫“千里川藏線,天塹二郎山”,但伴隨01年二郎山隧道的建成,之后走318進藏的第一關就變得相當容易了。而且這輪重走二郎山隧道,筆者驚喜的發現17年通車的雅葉高速二郎山隧道中增添了幾組紅色題材的燈繪作品,車輛交匯穿梭其間,光影沉浸感特強。
出二郎山隧道后,可以選擇繼續走雅葉高速直達康定,也可以選擇在瀘定(海拔1250)出站打卡游玩一圈。畢竟作為革命歷史名城,這里有大名鼎鼎的瀘定橋,一座由鐵鏈+木板搭成橫跨大渡河的鐵索橋,上橋需要買票(10元),倒是值得到橋上去實際感受一番。而且在瀘定橋上可以看到幾百米遠依山而建的大型紅軍奪橋紀念雕塑,老遠看著都蠻震撼的。另外,瀘定橋旁邊還建有一座觀音殿,可以免費登上去參觀。
考慮到瀘定到康定也就40多公里,因此我們就沒有折返回高速而是走的318國道,當然了一路上的風景也還不錯,盡管不是藍天白云的大晴天,但能置身于依山傍水的天地之間還是覺得無比的身心放松。其實此次出行我一直有關注天氣,但直到臨行前看此行經過的路線都是中雨天氣,有那么一刻都想延期到五一以后的,但最終還是做了回行動派,而后續的各種驚喜也成為了此行最大的快樂。
下午早早的就到了康定(海拔2420),去了才知道康定現在分為了老城區和新城區,相隔7公里左右吧,我們訂的民宿在新城區那邊的東方阿爾卑斯小區內,環境條件還算不錯,加上又是五一前的淡季,價格那是相當的便宜。這里避免廣告嫌疑,大家自己去某程某豬上定位到東方阿爾卑斯小區后去搜索比價吧。順帶說下,進入藏區的天氣真的是陰晴不定,前一秒還是烏云蓋頂的陰雨天,后一秒就是藍天白云的萬里晴空,驚喜總在一瞬間。
這里多說幾句,其實康定城里除了有享譽中外的跑馬山,以及可以打卡的情歌廣場外,不管信佛與否更推薦去一趟城南的 南無寺和金剛寺。
到康定一定得去泡一下溫泉,最出名且最資格的當屬二道橋溫泉,不過環境設施略為老舊了,據悉還是按小時和湯池溫度的不同來計費。我們就近選擇去了一家名為“嘎曲溫泉”的私人溫泉,這里泡湯按人頭計費不限時,40元起最貴的100,挨個觀察了下除環境不同,個人感覺價差在天然溫泉的含量,40元的是天然溫泉+熱水的混合湯,不過湊合泡一下還是相當的解乏。
溫泉泡舒服了自然是找地方進食了,就在新城區環島路口的一家“新城飯店”的小館子就很是值得推薦。盲點了三個菜:青豆仔鵝、干燒脆腸(豬花腸)和藿香口味的水煮烏魚片口味都相當贊,有點我們這江湖菜的感覺,烏魚片是現殺烏魚,一魚兩吃將骨架和魚頭拿來做得酸湯粉絲魚。唯一要說的就是價格方面有點小貴,自備的白酒,加了碟花生米和一份炒時蔬,份量尚可,最后結賬給了330,就看大家在口味和價格方面如何抉擇了。
康定的美,還存在于夜色中的老城區沿河東路那一片,穿城而過的折多河多年來奔流不息,溫馨的音樂餐吧、兩岸的霓虹彩燈、變幻的彩虹橋以及擬真的人造月亮,即便是在冷冷的雨夜,這座甘孜首府之城也無不散發著迷人的別樣魅力。
如果想要進一步感受藏族文化的話,康定有一家名為亞卓拉的演藝中心還算不錯,會有一整晚的歌舞表演以及參與互動的環節,氣氛還是很到位的。因為是當地朋友請客,所以不太清楚里邊具體的消費情況。
DAY2:康定——S434——新都橋
其實起初是打算從康定走318翻折多山到新都橋的,可是計劃比不上變化,原來318出康定不遠到折多山埡口路段目前正在施工,且一直要到6月30日都在實行交通管制,因此只能選擇走S434這條線路了。但別看是省道,全程路段都非常好走。
而且走S434這條線確實也有不少意外的驚喜發現,除了前邊提及的會途經二道橋溫泉,繼續前行還會路過中谷溫泉,屬于露天的大型溫泉池,20元/人的收費也著實不貴,就是水溫不是太高,估計剛好夠40度吧。
繼續前行會經過木格措景區的分路口,然后是免費網紅打卡地紅海子,再之后伴隨海拔的不斷升高,當上到海拔4000米左右時,基本就在雪山間穿行了,瞬間有種廣袤天地,任我遨游的暢快感。
我們很快來到了雅拉山口,這里的海拔也達到了4401米,停車下來打卡拍照是必須的,而且旁邊五彩的經幡隨風飄動,相信女孩子在那拍照會更出片一些。而我老同學更是興奮得在旁邊買了一把烤肉串,直接開了一罐啤酒獨自爽了起來,也是相當的佩服。
從雅拉山口下來走出不遠,就會經過康定機場啦。雖然整個機場看起來確實不大,但能在高原上看到飛機起降也是件很壯觀的稀奇事吧,而且手上這臺手機的潛望式長焦確實還挺好用的,隔著幾百米遠也能清晰的拍出停在機場即將起飛的是一架川航的空客A319機型的小飛機,放大甚至還能清晰的看出B-6422的航班號。
順帶說下,其實后來聽朋友講才知道,原來從岔路進機場路后有一段可以用雅拉雪山作為背景,公路+雪山的合影組合,很適合拍出氣勢大片來。另外在康定機場的下方,還有個叫斯丁措的高原湖泊,依山傍水的也是相當出片的秘境之地,此行錯過多少還是有點遺憾。
號稱攝影天堂的新都橋(海拔3285),與我20年前來時留下的印象相較變化非常之大,當時只能住鎮上的小旅館。目前的住宿主要集中在十里畫廊、薰衣草莊園和貢嘎雪山觀景臺沿線,相對來說這個季節的新都橋感受不到金秋十月層林盡染的滿目驚艷。
因此我們最終選擇了離貢嘎雪山觀景臺不遠的一家花園式民宿,雙層磚木結構打造的藏式風格,房間很大不說,還帶有觀景陽臺,只能說錯峰淡季來玩真的是既便宜又清凈。
辦理入住后盡管才下午的3-4點鐘,但天氣一下就說變就變得斷斷續續的下起了小雨,我們三商量后決定直接步行前往貢嘎雪山觀景臺,好在離民宿不遠也就10來分鐘路程就可以走到觀景臺的路口。上觀景臺可以選擇徒步或者騎馬上去,觀景臺是免費的,因為打開始就沒打算騎馬因此也沒有去打聽騎馬的價格。倒是有一匹小馬興奮得湊過來親近我們,于是乎陪它在那玩了好一會兒。
其實徒步上到觀景臺也就最多20分鐘的事,其中一個涼亭內還提供有支持掃碼觀看的望遠鏡,可惜我們等了好一陣也未見天氣有明顯好轉,遠瞻蜀山之王這事只得再次作罷。另外在觀景臺附近還建有一座規模很小的不知名寺廟,看起來還蠻有年代歲月感的。
差不多傍晚6點過下的山,機緣巧合也是當晚住新都橋的一位老友也自駕趕來與我們接上了頭,于是在我們的民宿附近找了家某團評分靠前的十里香牛羊肉湯鍋店,有秘制紅鍋和大骨湯鍋兩種選擇,作為無辣不歡的四川人自然選擇了紅鍋,味道和份量方面整體還算不錯吧,牛肉與牛雜的份量很足,還隨配了5份素菜。另外,店家養的一只黑色的拉布拉多犬還蠻乖的。
DAY3:新都橋——塔公草原——墨石公園——丹巴
一覺醒來終于晴空萬里了,在民宿房間后的觀景陽臺上拍攝到的風光美景,他們陽臺上配有茶幾和搖籃,要不是當天還有新的行程安排,很想靜靜的坐下來發呆。
高爾寺顯密佛教經學院
離新都橋鎮上不遠有一座高爾寺顯密佛教經學院非常值得去參觀一下,這里不僅有老遠就能一眼看到的巨大轉經筒,還有繞著學院將近半圈的轉經筒長廊,只有融入到當地的信眾當中,一起去扶著轉經筒走上幾圈,才能切身感受到那份虔誠的信仰和純樸。
整個經學院的屋檐和上邊的脊獸與法相都進行了鍍金處理,金光燦燦的在藍天白云下熠熠生輝,真的是太精美絕倫了。
而且經學院內主殿的雕花木梁也非常值得去細細品味,陰刻+陽刻+彩繪相融合的各種復雜圖案,包括云紋、神像與瑞獸都是那么的活靈活現,只能說師傅們的雕工手藝真的是精美絕倫。
其實有計劃安排一晚時間到新都橋附近的魚子西星空營地拍日出日落的,無奈上邊暫時只能自己打帳篷住宿,所以就只得繼續往塔公草原方向前行了。“塔公”一詞的藏語意為“菩薩喜歡的地方”,而塔公除了草原,圣地塔公寺也非常的出名,作為著名的薩迦派寺廟,素有“小大昭寺”之稱,入寺需購買20元的香油券。
在塔公寺剛好碰到了兩位小姐姐著藏裝打扮在這里拍照,于是經她們同意后就蹭拍了幾張。不得不說,小姐姐們的這身穿戴在塔公寺內相當的出彩,隨手一拍都能艷羨朋友圈。
出塔公鎮約2公里便來到了塔公草原的核心打卡點,這里有標志性的木雅金塔,據悉是由寧瑪派(紅教)六大佛寺之一的竹慶寺活佛多吉扎西活佛于97年捐資修建,并用了一百多公斤黃金來鍍金屋頂及佛塔,因此在陽光的照射下特別的閃亮耀眼,并且在遠處雪山的映襯下相當的圣潔肅穆。可惜目前暫時不對外開放,而旁邊的步行棧道可以走到山頂,需交納15元/人的垃圾清運費。
到達步行棧道山頂觀望臺,不僅可以用雪山作為背景打卡拍照,還能俯瞰到整個塔公鎮。
在塔公到八美之間,有一個墨石公園非常值得一去,盡管門票+觀光車票要80元/人,但這里也是此行給筆者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的推薦好去處。
確實在高原上很難見到這種奇特的石林景觀,奇幻墨石經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帶來的墨石天然景觀相當震撼,穿梭在石林中會讓人產生一種置身于異域星球的神秘探索感,而且也是一個很容易出片的景點。
而且特別有意思的是,在這里居然讓我見到了心心念已久的土撥鼠,瞬間有種想“啊”~~~的沖動!原本是計劃到丹巴后,隔天打早去莫斯卡村專門看土撥鼠的,往返要6個多小時,且路不怎么好走,關鍵進村后還得看運氣……所以說,能在墨石公園內見到土撥鼠是何其的幸運,小家伙們一點都不生份,爭著向游客討吃的。
最最刺激的是,前一分鐘還是陽光明媚的晴天,大家都還在圍著土撥鼠們逗樂,后一分鐘毫無征兆的就突然下起了冰雹,是的,還不是雨雪,而是傾盆而下豌豆大小的冰雹粒兒,大家瞬間從懵逼發愣、到驚訝擔心、再到四散躲閃,可以腦補一下,畫面感實在是太強了。待到冰雹下小了一些后,大家就又都跳到了雪地外開始了各種興奮擺拍。
當然了,如果是情侶一同過來游玩的話,可以和照片中這對小可愛一樣,去租一套宇航服,來個征服異域星球的“太空登陸秀”,是不是非常的有紀念意義呢。
從墨石公園出來繼續往丹巴方向前行,途中會經過雅拉雪山公園,據悉雅拉雪山(又名亞拉雪山)海拔約5820米,是史書《格薩爾王轉》所記載的四大神山之一,被稱為“第二香巴拉”。目前暫時未對外開放進山,但還是可以在觀景臺上遠眺瞻望一下。
快接近丹巴時,海拔會從3000多米逐漸下降到1000多米的河谷地帶,偶遇一只牛兒站路中間呆著不走,我們還得小心翼翼的從它旁邊繞行過去。
丹巴縣城還是很小,海拔也只有1800多米,目前除老城區之外,也開發了一小片的新城區,夜間緊鄰大渡河畔的建筑會亮起彩燈。周邊比較有名的有美人谷、甲居藏寨、中路藏寨等地,有句俗話叫來丹巴看古碉游藏寨賞美人,不過現如今的美人谷據說已經是老人居多了。
在丹巴的晚餐選擇了朋友推薦,位于新城區的嘉絨德米藏餐,冰片牛肉就是凍過的生牦牛肉切片沾著加有芥末的醬油汁吃,味道馬馬虎虎吧。招牌菜拌雞塊的味道還不錯,小份100塊但是有很大一盆,麻辣鮮香特別爽口。吃藏餐還可以順道點一壺賣30元的酥油茶嘗嘗。
DAY4:丹巴——小金——成都
出丹巴城8公里從大金河谷沿山而上就能來到甲居藏寨,“甲居”藏語是百戶人家之意。這也是筆者時隔20年再一次來這里打卡,以前是瀝青路+土路上去,現在的硬件設施確實完善了很多,當然了,現在來這里需要購買50元/人的門票了,但在里邊住宿的話可以門票打8折,私家車也可以直接開上去。
(2003年攝于丹巴 · 甲居藏寨)
現在甲居藏寨里邊增加了不少的民宿客棧,每一家的房屋都妝點得極具藏民族特色,其實時間充裕的話在這里住上一兩晚還是特別的舒服。
整個藏寨好像有5個觀景臺,3號觀景臺上邊還設置有一個直升機的停機坪,這里也非常適合放飛自己的無人機。而且3號觀景臺旁邊還有個白塔群,蠻適合去打卡拍片轉一轉。
臨近出口位置可以看到紅5軍的政治部舊址,前身是當地巴旺土司下屬頭人的一座用來儲存糧食的組合碉房,后來紅5軍進駐丹巴后改設為政治部,算得上是丹巴甲居藏寨景區內的一處重要的紅色文化旅游景點。
出丹巴后沿著熊貓大道一路暢通很快就會經過小金,其實在川人的印象中,小金的蘋果特別的出名,不過得金秋十月的收獲季節。
在小金與四姑娘山景區之間還會經過紅軍達維會師的紀念地,緬懷一下當年紅軍長征翻雪山過草地的英勇歷史。
過四姑娘山后不遠,前行到巴郎山的觀景臺上,只要天氣給力的話,可以回望拍攝四姑娘山的整個全貌。而且在這個觀景臺上可以買到味道正宗的風干牦牛肉干和香濃的奶酪制品。
從觀景臺繼續往上攀上可以走巴郎山隧道,返程會節約非常多的時間。不過筆者還是想到巴郎山的埡口上感受一下當年盤山路的崎嶇與驚險,而且還聽說很快會關閉上埡口的老路了。
臨近埡口的時候,已經能看到道路兩旁還留有非常厚的雪,如果是雨雪天氣的話必須得上防滑鏈才行。而且埡口兩側的路況較差,我們的SUV都險些無法通過,又是墊石頭又是在車后邊推著助力才勉強通過,兩側的不少車主在嘗試后都原路返回去走隧道了。巴郎山埡口的海拔已經接近4500米,加之上邊的冷風刮得特別大,稍微動作大點還是有些氣喘吁吁的感覺。很佩服在上邊賣烤串的當地村民,我們特意去照顧了生意。還別說,烤豆腐干和烤小土豆都特別的香。
山頂的天氣真的是變幻莫測,最擔心的大霧天氣毫無征兆的突然來襲,只有二三十米的能見度讓接下來的下山路變得異常艱難,原計劃到不遠處的熊貓王國之巔拍攝蜀山之王貢嘎雪山的計劃落空,我們也只得跟著前邊的房車慢慢的摸索著下山,原本1小時的下山路硬生生的走了2個多小時。
趕到臥龍鎮時已經是晚上的8點過,匆匆幾碗泡面搞定后又繼續往成都趕,最終在晚上的11點過順利到達成都,我們也正式結束了此次的川西小環線之旅。
后記:
其實此次4天3晚的川西小環線之旅整體來看還是非常的開心和順利,不僅有一天之內見證了四季氣候變化的驚喜,并近距離的見到了心心念的土撥鼠,再次重溫了昔日的不少記憶打卡點。還在康定之夜深深的感受到了一回藏族朋友的好客熱情,以及十分意外的和一個網上好友在新都橋來了次緣分偶遇。而要說遺憾其實也還是有的,沒有近距離的去感受紅海子的魅力,漏過了康定機場附近高原湖泊斯丁措,以及因為裝備不齊無法去魚子西星空營地露營拍攝雪山頂日出與日落的雄壯景觀。或許下一個十年、二十年我會再一次的前往,但在這之前,我會將西藏與新疆的行程納入近兩年的出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