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資料圖】
義烏市檢察院檢察官在給外商們上知識產權法治課。
本報訊(記者范躍紅 通訊員陳曦)“來中國經商十多年,不僅喜歡這里的營商環境,更適應了這里的法治環境,今天的法治課,perfect!”近日,浙江省義烏市檢察院檢察官應邀走進該市外商較為集中的雞鳴山社區,為外商們量身定制了一堂全英文知識產權法治課,來自土耳其的穆先生現場贊嘆道。
被譽為“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義烏,每年有幾十萬名來自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來此采購,交易過程中,一些法律風險時有發生。“找我們定制商品的外商很多,一些國外的商標我們不認識,就這樣稀里糊涂加工生產,走上了犯罪道路,追悔莫及!”肖某在義烏經商多年,沒想到在一次來樣加工的涉外生意中栽了。近日,經義烏市檢察院提起公訴,肖某被法院以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
義烏市檢察院知識產權辦案團隊在辦案中發現,像肖某這樣法律意識淡薄的經營者不在少數。辦案團隊通過對近三年來該院辦理的涉知識產權犯罪案件進行梳理總結,發現知識產權犯罪案件中涉外商標來樣加工的情況占侵權案件的55%。為提高行業意識,檢察官針對案件中發現的問題量身定制專題法治課程,制作法治宣傳冊,前往義烏市國際商貿城,向來往客商、經營戶進行法治宣傳,并對重點行業、重點商鋪進行走訪。
“現在我們去市場下單,商戶都要求我們提供品牌授權書,我們也要強化法治意識。”外商勒范先生通過雞鳴山社區聯系上了檢察官,希望能給居住在這兒的外商上一堂法治課。
義烏市檢察院為此專門制作了英文版課件,檢察官全程“飆”起英文,外商們聽課毫無障礙。“肖某這樣的例子很有說服力,我們無論在采購還是委托生產時,還是要多一些商標保護意識。”外商們邊聽課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