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電影《親愛的》原型之一杜小華在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已發現失蹤12年的兒子杜后琪(幼名“小米奇”)的疑似線索,并趕赴內蒙古鄂爾多斯尋找。4月20日,杜小華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正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不會放棄尋找孩子的任何一次機會”。
小米奇收養人仍未鎖定警方已發布協查通知
【資料圖】
2011年3月6日,杜小華一家在內蒙古包頭務工生活期間,年僅6歲的杜后琪在包頭市青山區一機廠后頂獨龍貴村失蹤。此后,杜小華在全國各地輾轉尋找兒子。
2014年,“打拐”題材電影《親愛的》在全國熱映,該電影由彭高峰、吳麗萍、孫海洋、杜小華四位真實人物的尋親經歷改編。目前,彭高峰、吳麗萍、孫海洋相繼與被拐親人相認,電影《親愛的》原型僅剩杜小華一家未能團圓。
近日,一份網傳協查通知顯示,杜小華得到一位網友提供的線索后轉交給警方,稱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一女性王某的弟弟于2012年左右收養過一名六七歲江西男孩。對此,杜小華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一線索來自抖音平臺網友,線索中的孩子年齡、到達買家時間和大致特征與小米奇較為接近,“我心里對這條線索的認可度高一些,雖然不能百分百確定,但總是放心不下”。
圍繞這條線索,杜小華近期在包頭、鄂爾多斯等地頻繁往返。杜小華透露,警方已聯系到疑似兒子買家的家屬王某,但收養一事被王某否認。目前,孩子的收養人仍未鎖定,警方正對此開展調查。
4月19日,杜小華通過社交媒體向買家喊話:“你們躲不掉也藏不掉,現在和我聯系還來得及?!蓖瑫r,他告訴北青報記者,鄂爾多斯警方付出了很大努力,當地教育部門主動配合摸排“小米奇”線索,發動當地老師辨認、張貼失蹤人員照片。
杜小華說:“特別感謝鄂爾多斯各方的幫助,不會放棄尋找孩子的任何一次機會?!?
輾轉各地尋子12年為孩子“隔空”慶生
4月16日是被拐兒童“小米奇”的18歲生日,當天,杜小華專程前往小米奇走失前生活的包頭市頂獨龍貴村,為失蹤兒子慶生。杜小華不僅為“小米奇”準備了生日蛋糕,還給兒子寫了一封親筆信:“小米奇,今天你18歲了,可是卻沒有在爸爸媽媽身邊。如果你還記得這個熟悉的院子、熟悉的房間,記得爸爸媽媽的身影,你就主動聯系我們吧?!?
在小米奇曾經生活的老院里,杜小華一字一句地讀出這封親筆信,并將視頻發布在了自己的抖音賬號上。
杜小華告訴北青報記者,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被更多網友看到,更希望小米奇能夠看到消息與家人團圓,“能讓我為他真正過一次生日”。
雖然時間已過去12年,他仍能回憶起2011年小米奇失蹤時的情景:“當天是農歷二月二,我打算帶小米奇去街上。小米奇很開心。吃過晚飯后,因為天比較冷,我們打算不上街了,兒子失望地回家了?!边@時,杜小華接了一個電話,“就這么一轉身,小米奇突然失蹤了。”
杜小華先是在村內尋找小米奇,范圍逐漸擴大至包頭全域,而后在各地輾轉尋親,“除了西藏和港澳臺,國內所有的省份都找過了?!?
小米奇失蹤后的一年里,杜小華輾轉各地尋找“小米奇”,無法繼續從事原本擅長的木工行業,花光了原本計劃用于蓋房的積蓄。
“小米奇”母親金娜娜也因身體不好,回到娘家休養。2012年,在家人的幫助下,杜小華開了一家手機店,繼續維持生計;金娜娜也回到家中,“這個家不能散掉”。2012年3月,二兒子出生;2015年,小女兒出生。
雖已新添了一對兒女,杜小華仍未放棄尋找小米奇:“兩個孩子都知道自己還有一個大哥哥,總有一天我們會見面。如果我等不到大兒子回來的那一天,希望他們能繼續找下去。”
沒有線索時,杜小華回家和妻子照顧孩子、操持店里的生意;一有線索,他便穿上印有尋人啟事的T恤,開著貼滿尋人啟事的汽車,繼續踏上尋子路途。“有時候就算沒有線索,也會忍不住開車出去找孩子。哪怕漫無目的,哪怕沒有希望,還是要繼續找?!?
將社交媒體背景設為兒子失蹤前一家三口合影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杜小華將自己的社交媒體背景設為小米奇失蹤前一家三口的合影。杜小華說,這是為了讓孩子認出自己:“孩子丟失之前我還很瘦,現在已經過去十幾年,我也變老了,也有些發胖了。萬一我的信息被小米奇看到,希望能用這些照片喚醒孩子的記憶。”
許多網友也留言表示,“杜爸爸頭發白了,這幾年滄桑了很多?!?
杜小華告訴北青報記者,孩子走失時,自己還不會上網,“我原來只是一個木匠,兒子走丟后,只能逼著自己學上網、學發帖,到各地擺攤尋找孩子。后來又學會發抖音,就是為了找回孩子。”
十幾年來,杜小華遭遇過欺騙、經歷過失望,但從來沒有放棄:“堅持就會有希望,不堅持連希望都沒有?!?
內存
《親愛的》原型僅剩一家未團圓
“打拐”題材電影《親愛的》熱映后,尋親群體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公安部門接連開展行動,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幫助尋親家庭團圓?!队H愛的》四位創作原型中,彭高峰已于2011年找回兒子彭文樂,吳麗萍則在2017年與弟弟吳玉龍團聚。2021年,公安部將孫卓失蹤案列為督辦案件;當年12月,孫海洋與兒子孫卓DNA比對成功,歷經14年終于與兒子相認。目前,僅剩杜小華一家仍未團圓。
尋親期間,杜小華得到孫海洋、李靜芝、郭剛堂等多位“難友”的支持。孫海洋與兒子團聚時,杜小華也到場親身見證?,F在,杜小華也成為一名幫助他人尋親的志愿者,曾前往陜西、山東等地,親身幫助其他尋親家庭核實線索。他說:“自己經歷過這種痛苦,更能感同身受。我們不分你我,希望看到更多家庭團圓?!?
在孩子走失后不久,“寶貝回家”網志愿者就與杜小華取得了聯絡,積極幫助其尋找小米奇。因此,杜小華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回饋這份暖意,幫助更多尋親家庭。他告訴北青報記者:“我們是共同的難友,互相安慰,抱團取暖。不管誰找到了孩子,我們都多一分希望。”
4月22日,包頭市青山公安分局民警蘭警官告訴北青報記者,接到杜小華反饋的相關線索后,正在調查之中。
本組文/本報記者 董振杰 實習生 侯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