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資料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覽青 上海報道
4月21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杭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杭銀理財”)被中國銀保監會浙江監管局罰款45萬元,主要違法違規事實包括理財產品信息披露及銷售管理不規范,信息登記及數據報送不準確。
這也是杭銀理財自2019年末成立以來收到的首張罰單。
啟信寶信息顯示,杭銀理財成立于2019年,注冊資本10億元,杭州銀行持股占比100%。
杭州銀行202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杭銀理財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44億元,實現凈利潤7.41億元,均已超過2021年全年。以杭州銀行當期營收及凈利潤數據計算,杭銀理財營收占母公司營收的比重為6.03%,凈利潤占比為11.24%。數據顯示,2020年,杭銀理財實現營收2.65億元,凈利潤1.29億元;2021年實現營收9.33億元,同比增加252.08%,實現凈利潤6.11億元,同比增加373.64%。
值得關注的是,杭銀理財產品存續規模在2022年迅速擴張。杭州銀行2022年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杭銀理財產品余額為3943.4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57%,也是在披露三季報數據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中增速最快的一家。
在理財凈值化轉型的過程中,產品信息披露合規越來越受到關注。
2020年末,銀保監會出臺《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到,(理財子公司)應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風險,打破剛性兌付。征求意見稿要求銀行理財子公司應當通過本公司和代理銷售機構官方渠道、行業統一信息披露渠道或與投資者約定的其他渠道披露全部在售及存續的理財產品相關信息,并保證投資者能夠按照銷售協議約定的時間和方式及時獲取披露信息,對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2022年6月銀保監會開出的首批銀行理財子罰單中,光大理財的處罰原因中也涉及理財產品宣傳不一致不準確被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