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我感覺意義重大
(資料圖)
也非常榮幸
我一定要去做這件事!”
4月18日下午,在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從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神經內科醫生解云亮身上采集的200余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被火速送往被捐獻者所在地,為配對成功的一名26歲的白血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解云亮成為深圳第604位造血干細胞(骨髓)捐獻者。
記者見到解云亮時,是在采集結束次日,他正忙著回答病人的提問,輾轉于各個病房。除了他手臂上針孔留下的兩個小紅點,一切如常。
解云亮是湖北黃岡人,來深12年。醫者仁心,從大學起,他每年都會去獻一次血。數年前,在一輛獻血車上,一位工作人員詢問他是否有加入中華骨髓庫的想法,經過對捐獻程序的一番了解,他當天便毅然加入捐獻志愿者隊伍中,時刻準備為救助生命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一名患者需要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時,并非任何人都能移植成功,供者、受者之間必須相匹配,而這個等待配對成功的過程有時長達數十年。今年2月,深圳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聯系上解云亮,告訴他有一名急需造血干細胞的患者初篩同他配對成功,并征詢他的捐獻意愿,解云亮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與患者做了高分辨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雙方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可以移植。4月14日,解云亮進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開始準備工作。捐獻造血干細胞前需要連續四天每天注射動員劑,在第五天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采集過程歷時5小時,除了不能動,解云亮沒有感到不適。對這次捐獻,解云亮的妻兒都很支持,他十歲大的兒子還讓爸爸不要緊張,好好休息,買些營養品補一補,讓解云亮倍感溫暖。面對母親的擔心,他也告訴母親,不會對身體有傷害,不要擔心。
工作中的解云亮。
扎根臨床16年來,解云亮救治過很多患者,但是以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方式去拯救一條年輕的生命,這是第一次,不少領導同事都聽說了他的善舉。同事評價他是科室技術骨干,為人善良正直,對患者態度很好、很有愛心,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到醫院查看病人病情,同病人交流。
受捐獻者的感謝信。
此次捐獻前,解云亮收到了受捐獻者的一封感謝信。信中,受捐獻者寫道,“馬上就要進倉了,內心激動又緊張。我想,等我病好后,一定要向你學習,成為您這樣內心富足,心有大愛,樂于助人的人。”為此解云亮還寫了一封回信答復道:“哥哥祝你早日康復,盡快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平時多傳遞正能量,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之人!”
在采訪中,解云亮說自己不擅言辭,只是個普通人。他想通過這次捐獻行動,增進更多人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了解,從而打消顧慮,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