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一季度房地產形勢向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4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月度報告來看,1-3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國房景氣指數等多個指標出現向好趨勢。
其中,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收窄至1.8%,銷售額同比增長4.1%,特別是住宅銷售面積增幅回正,住宅銷售額已經連續2個月同比正增長。同時,國房景氣指數已經連續3個月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加持以及前期積壓需求釋放帶動下,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有所修復,整體看,房地產市場已經走出了最低谷,市場信心逐漸恢復,市場有望在二季度繼續修復。
商品房銷售額增速回正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3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2994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1.4%。商品房銷售額30545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7.1%。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較1-2月明顯收窄,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4%,是去年2月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同時,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增速轉正,由1-2月的同比下降0.1%變成同比增長4.1%,特別是住宅銷售額同比增長7.1%,而1-2月的累計同比增速是3.5%,自去年以來連續第2個月實現同正增長。
“此次數據最大的亮點是,住宅銷售面積在過去12個月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首次同比轉正。”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說,充分體現了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的趨勢。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認為,3月單月商品房銷售額為1.5萬億元,與2022年3月相比出現同比上漲。雖然整體數據依然低于2021-2022年,但隨著政策的持續加碼,市場有逐漸企穩的跡象。
對于商品房銷售企穩的原因,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根據中指監測,一季度全國各地優化政策超百條,在政策加持以及前期積壓需求釋放帶動下,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有所修復,1-3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8%,較1-2月收窄1.8個百分點,延續收窄態勢;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長4.1%,結束2022年以來月度累計同比連續下降趨勢。
陳文靜同時指出,根據中指數據,重點50城在3月季度末市場沖高后,4月上半月新建商品住宅周度成交規模整體有所回落,市場活躍度已出現下滑。短期來看,前期積壓需求進一步釋放后,需求釋放動能整體弱化,預計市場銷售規模或出現環比回落行情,而部分核心城市在供給端仍有一定支撐帶動下,市場活躍度仍有望持續,但庫存壓力較大、城市基本面偏弱的城市,市場下行態勢或更加明顯,城市分化行情加劇,從全國市場來看,4-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或低于2-3月,但在去年同期低基數下,單月同比數據或大概率為正增長。
房企資金狀況改善
從房企資金狀況來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3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34708億元,同比下降9.0%。其中,國內貸款4995億元,同比下降9.6%;利用外資8億元,同比下降22.7%;自籌資金10171億元,同比下降17.9%;定金及預收款11909億元,同比下降2.8%;個人按揭貸款6188億元,同比下降2.9%。
陳文靜指出,1-3月房企到位資金同比降幅收窄至9%,3月單月來看則同比增長2.8%,房企資金狀況有所改善。
市場信心有所恢復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3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為94.71。這是國房景氣指數連續第3個月提高。
張大偉認為,3月份國房景氣指數為94.71,相比2022年一年的下調,市場信心逐漸有所恢復,市場有望在二季度繼續修復,但很難再出現2021年市場的高峰。整體看,房地產市場已經走出了最低谷。
開發投資降幅略有擴大
從開發投資指標來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5974億元,同比下降5.8%;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6457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2%;房屋新開工面積241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9.2%;房屋竣工面積1942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7%。
陳文靜指出,1-3月,房屋新開工面積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分別下降19.2%和5.8%,降幅較1-2月均有所擴大。具體來看,一季度全國銷售市場整體修復并不明顯,房企開工積極性改善有限,而房企的開工積極性除了受銷售市場恢復節奏的影響之外,亦受到當前市場庫存量較大、企業的資金壓力較大、近兩年土地縮量等因素影響,當前這些因素并未出現明顯好轉,短期新開工面積下行態勢或延續,部分銷售熱度較高的城市房企為增加供貨有望加快開工。開發投資額方面,企業新開工、拿地意愿均偏弱等因素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亦較難轉正,“保交樓”要求下,竣工逐漸修復對投資的帶動作用或進一步顯現。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