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資料圖】
一
Q:
一直在關注萊圳家園,發現這個小區總價850左右的戶型客廳朝北,暫時沒有更好的戶型,就又往北看了看。昌平和海淀交界的知本時代,同樣的價格能買一百多平的三居,有些意動。
但又想到一個問題,就是海淀北部已經有大量的新盤在上市,會不會對知本時代這種學校和品質都一般的小區價格造成沖擊?哪怕是品質更好一些的萊圳家園,也就是位置相對優勢一些,在戶型和總價上都拼不過新盤了。
A:
1、知本時代,之前這么多年就是跟隨大盤,沒輸也沒贏,典型的自住+保值的。
2、造成沖擊有可能吧,看多少房了。一般來說得勢均力敵才能造成沖擊,至少是有挑戰性,否則很難說挑戰和淘汰。
一個單位里如果有1000個老員工,在不考慮經濟大環境的情況下,你覺得來多少新員工能對老東西們產生沖擊?怎么也得上百吧,而且還得是源源不斷的,否則新入職的沒多久也成老員工了。
反正市場一直存在,西三旗這兒也不是今天才被發現沒什么太強的優勢了,知本時代也談不上板塊標桿。所以是否被沖擊就看新盤的數量吧,西三旗估計有個5萬套房左右,算算新盤有多少吧?
3、也就是位置相對優勢一些?看來挺瞧不起“地段兒”的啊。那要這么說的話,海淀也沒什么特殊的,北京也沒什么特殊的,在戶型和總價上都拼不過郊區與河北的新盤,或許再過幾年連鶴崗都拼不過呢。
這就看自己重視什么吧,常規來講房子的價值大部分由地段兒體現,然后是產品性質和品質。當然沒有人不喜歡新房,永遠都是新的好。注重自住就買新的,注重保值什么的再選地段兒好的吧。沒標準。
僅供參考。
二
Q:
通州一套近梨園地鐵站129平550w左右(預計環影也不會帶來房產增值),一套近果園地鐵站99平400w左右(一直在跌),無貸。海淀兩套,一套婆家住,一套自住。娃今年夏天開始在海淀上幼兒園,我父母今年退休,想給他們換一套離五道口中關村一帶開車半小時內可到達的別墅,新盤或15年以內二手,周圍超市商場等設施開車四十分鐘內可達,最好不要合院。不用考慮學區和醫院。
請問:1. 有什么推薦的別墅樓盤嗎(預算1500萬以內)?2. 通州房子建議買哪套(海淀不賣)?
A:
1、環球影城不用估計,肯定不會帶動增值,邏輯上就講不通,全中國也沒有先例。
2、別墅我推薦不了,我一般都是從投資保值角度分析的,這種消費為主的產品不合適推薦。這看自己喜好就行,畢竟房子是用來住的,別墅類的反正也不用考慮保值。
不過也考慮好,一般都是確定不在乎用房子保值的才買別墅呢,這連通州的房子都琢磨增值,1500萬,真的這么大方嗎?還是考慮好吧,全北京的別墅可沒有一個在保值上算多好的。
3、通州的,這最好是告訴我什么小區,要不然我真猜不著,胡說八道也不合適啊。常規建議是郊區房子如果不自住,盡量保留離地鐵近的、房齡相對新的,品質較好的板樓小區。戶型以緊湊型的為主,小兩居為主,其次是小一居,再其次小三居,相對租金合適,流動性也較好。這自己參照吧,我實在猜不著。
僅供參考。
三
Q:
目前在首開常青藤兩居和紫金書院111戶型之間猶豫,常青藤單價也快8萬了,周邊新房單價差不多,離地鐵更近,似乎常青藤沒什么優勢了,擔心站崗。紫金書院臨街的單價6萬,2樓的不到6萬,開發商說的配套如果能兌現還行,但是戶型太差,也下不了決心。總價700,保值投資為主,合適的話以后自住,應該怎么選呢?
A:
1、房子從投資角度當時是首選地段次選品質了。既然覺得常青藤沒優勢,那二手房價格憑什么不跌啊?反正在二手房業主,接盤人和旁觀者之間,必定有一個不懂行情的,就看自己認為是誰了。
新房永遠都會有,一茬接一茬,永遠讓人感覺二手房沒優勢,那擔心站崗還有頭兒嗎?買了新房就不擔心了,不成為二手房嗎?這看自己的觀點吧。
2、紫禁書院,開發商能說這種話?要么就是高手,說這話的時候帶著語境;要么就是房子太好賣了,懶的搭理看房的;反正不太可能是傻叉,這種話不符合營銷話術。一般來說投資沒有買帶硬傷的房子的,明知道是矬子,但非得幻想成為將軍,不容易。
3、簡單說吧,反正要是我的話會首選常青藤。其他的就看自己的喜好了,自住為主。
僅供參考。
四
Q:
西城一套老破小,朝陽郊區一套大點的經適房。目前西城租房住,為了孩子上學。現在用不到學區。工作地點目前不在北京,熟悉地方都是南二環右安門附近。想提高居住質量和保值。換哪套?換到哪里比較好?要不要換?還有三年半孩子高考了。就租房三年?
A:
1、我猜不著都什么小區。常規建議是既然不用學區就在高峰期過去之前換掉學區房,注重自住就憑自己的喜好,注重保值的以朝陽為主。
2、換到哪里我也不好建議,北京太大,這問題太虛。而且想換房子還是先談預算吧,我也知道聊錢挺俗的,但不談錢光聊理想也沒什么意義。
3、換不換的自己決定,賭一把就不用換唄,萬一贏了呢。這自己上網搜搜歷年的人口出生數據吧,都是明擺著的,就看自己怎么解讀了。
4、是否租房外人不好建議。
僅供參考。
五
Q:
目前由于首付有限,總價考慮300以里的。工作在三元橋附近,看了看常營定福莊那邊。買房是因為目前住的地方離上班的地方有點遠,主要是為了方便上班,離上班的地兒近一些。
想選離地鐵六號線或者一號線近的,婚前自住,婚后租出去。常營這附近搜著看了看,有老小區,像婦聯小區,也有像東領鑒筑,美然動力,蘋果派,柏林愛樂這種,但不太清楚這幾個優缺點。想看看您分析推薦這幾個哪個?
A:
1、優缺點,老房的優勢就是得房率高,保值也相對穩定,只要沒硬傷就是跟隨板塊大盤,不吃虧不占便宜。劣勢就是居住體驗普通,流動性弱,出手的時候未必好賣。常規建議都是確定長期持有的再賣,輕易不賣的話也就無所謂流動性了。
2、 東領鑒筑的優勢就是租金高,自住和出租都合適。保值什么的普通吧,一般都弱點兒
從小區來講,這些年保值較好的是蘋果派和柏林愛樂,地段兒更受追捧一些。這價位能買到的基本都是開間,盡量買樓層和朝向沒硬傷的吧,應該是柏林愛樂的選擇多一些,蘋果派夠嗆。
3、這考慮好自己是以什么為主吧,在預算不是很高的情況下不可能各項都兼顧,怎么都得取舍。如果是我的話就先看柏林愛樂了,相對能兼顧。
僅供參考。
六
Q:
我也是K2十里春風的業主,買的158m聯排,500多萬,現在中介說降100萬都不好賣,看了您的點評更擔心了,會不會接著降啊?我當初是為了養老的,并沒打算賺錢,可這是我的全部積蓄了,當初兒子就很不同意,現在裝修也沒完成也住不了,非常的糾結。請問如果是您會怎么做才合適?
A:
1、我沒點評十里春風,只是說自己判斷周邊的各種配套是否能按照規劃時間完成?如果能完成就算達到預期,價格也大概率不再走低;但如果不能按規劃時間完成,那就說不太好了。
2、其他我也不好說什么,確定是養老就關心自住吧,別太考慮什么賠賺的了,房子本來就是用來住的。但考慮好,158平的聯排,是四層的吧?樓梯就占走不少面積,那這每層的面積才多少,能舒服嗎?如果是年輕人還好說點兒,爬上爬下的不嫌累,作為養老可未必合適。
反正考慮好吧,多數人是不太適應爬樓梯的,吃個飯都得上下樓,出門忘了東西還又得爬一趟,對于老人挺辛苦的。之所以這些年流行大平層,就是因為復式等帶樓梯的產品適應人群窄,將來出手的時候也費點兒勁。
3、總之,如果是我就多從居住角度考慮了,先確定是否自住,然后再說是繼續裝修還是干脆賣掉。一般來說,不太建議這種小面積聯排,自住和清潔都不太合適。
僅供參考。
七
Q:
有些人連幾萬都拿不出來,卻覺得幾百萬是小錢兒,這是為什么?
A:
很簡單,因為沒掙到過大錢唄。甭說別人了,我年輕的時候也一樣。剛上班的時候在部委機關,福利好但工資低,才200多。然后有一天遇到大一屆的學長,他在外企上班工資高,說不到一年已經有3萬的積蓄了。
當時聽到這個數字我沒有羨慕嫉妒恨,而是看不起,覺得3萬太少了。這我是沒換工作,如果換的話,一年攢5萬也是正常的啊。
但過了倆月想明白了,我一個月才200多,這輩子我也攢不下5萬啊。甚至后來幾次換工作,直到年薪10萬了都沒攢到過5萬。這才知道掙錢和攢錢是兩碼事兒,掙的多未必攢的下。
所以說,有句話是“事非經過不知難”,得經歷過了才知道什么事兒都比想象中的難度大。后來我之所以能攢下錢,一是因為當小領導了,既能報銷也沒工夫亂花錢了;二是覺得該結婚了,不攢錢買房不合適,這才開始真正儲蓄。
……
現在網上的年輕人之所以覺得百萬不是錢,那就是因為沒真正體驗,總覺得自己只是沒機會,一旦換個好工作立刻就能賺到。其實呢,甭說找不到好工作,就算是找到了也未必掙的著。這年頭,錢難賺屎難吃,掙錢如吃屎。甭說百萬了,北京大多數家庭連30萬儲蓄都沒有。
別不信,看看數據就知道了。北京的人均儲蓄是20萬,也就是三口之家應該有60萬。但這是平均值,而現實中是至少砍一半的,也就是說,在普通百姓里,30萬就是中位數了。那不到30萬的肯定就是大多數了唄。
……
前些日子看過個統計,說在快畢業的大學生里,有70%的人,認為自己畢業五年后就能年薪百萬。不知道這統計是真的假的,但有可能吧。反正我沒畢業的時候也認為自己應該至少年薪5萬。那可是90年代初期,大多數人的月薪才300左右,我夠有志氣的吧?但畢業一年后就知道了,高薪工作是真他娘的難找啊。
現在也一樣,我不覺得年輕人狂妄一些有什么不好,人生路上的必經階段,等經歷的多了也就明白了。郭德綱有句話:30歲之前如果不狂,那沒前途;30歲之后如果還狂,肯定沒出息。
僅供參考。
隨便買房都能發財的年代過去了,只有選對房、避開坑,才能享受到資產升值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