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鳳縣積極為企業提供“項目審批管家”“保姆式”服務。圖為鳳縣政務大廳一角。
記者 王帥文/圖
(資料圖)
2月13日,鳳縣2023年首次“項目審批管家”聯席會議在雙石鋪鎮召開。會議一結束,項目建設單位負責人就圍攏在一起談論:“今天召開的‘項目審批管家’聯席會議真是太及時了,讓我們對需要辦理的各項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更清楚了。”
推行“項目審批管家”服務,是鳳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舉措。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程序,事項繁多、流程復雜、耗時較長。不清楚怎么辦、需要提供哪些資料、有哪些環節等問題,在一些建設單位時有發生。
鳳縣堅持問題導向,按照“精簡事項、優化流程、集成服務、完善機制”的思路,探索推行“項目審批管家”“保姆式”服務,一體化打造流程更優、手續更簡、時間更短的項目審批新模式,不斷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據鳳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趙正卿介紹,2021年,鳳縣成立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縣行政審批服務局作為總牽頭的“大管家”,有審批權限的部門作為“小管家”,將15個部門170項審批事項全部劃轉至行政審批局,在政務大廳設立“工改綜合窗口”,變“多頭審批”為“一窗審批”。
同時,鳳縣將政府投資、社會投資項目由原65項分別精簡到27項、22項,將政府投資類項目細化為4類項目,將社會投資類項目細化為3類項目,分類制定7類項目一張表單、7個階段辦事指南和7張審批流程圖,從立項到驗收階段分別確定牽頭的“項目審批管家”。
在陜西漢和二期項目審批手續辦理過程中,鳳縣采用“項目審批管家”運行模式,成功將項目全流程審批用時壓縮至15個工作日內,壓縮審批時間100余天,為企業節省經濟成本2000多萬元。
“對建筑面積小于5000平方米、高度低于15米的低風險社會投資項目,將48件申報資料壓縮至13件,全流程審批用時壓縮至15個工作日內。”趙正卿說。
針對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鳳縣通過“精簡環節、精簡事項、精簡材料”,制定老舊小區改造審批套餐,精簡審批事項10項,精簡材料20件,壓縮審批時間50個工作日,實行告知承諾、并聯審批,直接核發施工許可證。對于跨部門、跨行業的審批事項或需要統籌解決的重大問題,鳳縣堅持隨時召開聯席會議,形成了部門協同、多方聯動、共同解題的格局。
推行“項目審批管家”服務以來,鳳縣累計對2022年228個項目和2023年182個項目提供了“項目審批管家”“保姆式”服務,將政府投資類項目審批用時從280個工作日縮減至8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類項目從230個工作日縮減至5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低風險項目從180個工作日縮減至15個工作日,有力促進了重點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
據統計,去年鳳縣160個重點項目審批辦結率100%,共收到8382項評價,“好評率”100%;160個重點項目前三季度全部開(復)工,累計完成投資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26%,去年前三季度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均位列A等次,入選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
記者手記
“保姆式”服務,讓營商環境再升級
營商環境的優劣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發展軟實力的重要標志。鳳縣積極為企業提供“項目審批管家”“保姆式”服務,打破傳統的審批模式,推進事權向一處聚集,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保姆式”服務激發了發展活力,營造出辦事更高效的政務環境、市場更滿意的政策環境,對優化營商環境作了積極探索。
開年伊始,全省積極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目前,各地都在積極探索形式多樣的“保姆式”服務,努力營造重商親商新環境,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提供“保姆式”服務,要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各地要主動摸排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和痛點,既親又清,不推諉、不扯皮,不回避、不敷衍,在政策許可范圍內,最大限度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跑出為民服務“加速度”,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