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不管是工作者還是學生,都期待著放假,除了寒暑假是屬于學生的,其他的法定假日大家都可以享受。對于假期的到來,每個人都是很高興的。我們知道國慶節是國家規定的法定假日,也是我們口中的黃金周,那么國慶節的假期是怎么樣的?那么國慶節法定假日幾天?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詳細的講解吧。
一、國慶節法定假日幾天
1、國慶節法定假日為3天。10月1日、2日、3日。
2、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我國法定節假日分三種,一種是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另一種是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第三種就是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其中全體公民放假的法定節假日總共有十一天。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4、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6、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7、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二、國家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時間
1、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2、春節: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3、清明節:4月3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4、勞動節: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5、端午節: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6、中秋節: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7、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假期的歷史
1995年5月,中國開始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
1999年9月18日,中國國務院發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增加公眾法定休假日。春節、“五一”和“十一”法定休假3天,再加上調整的前后兩個雙休日,就形成了每年3個連續7天的長假,使中國人每年的法定休息日達到了114天。而每個長假掀起的旅游消費熱也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生活的新亮點,被人們稱為黃金周。2004年,國家旅游局表示,短期內不改變黃金周長假制度。
2004年2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建議增加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取消黃金周,強化春節長假。
2005年6月,中央部門發布文件詳細說明增設除夕、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節的重要性。
2007年1月22日,國家發改委到人民大學聽取增加中國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的意見。
2007年2月,調整國家法定節假日,進入征求意見階段,法定節假日調整呼之欲出,新華社發表長文深度分析黃金周調整的政策背景。
計薪天數
針對節假日多一天對加班費到底有無影響的問題,北京某律師事務所律師證實,“《通知》理清了一個概念,就是‘月計薪天數’。加班工資應以此計算,而月計薪天數只與雙休日有關,與法定節假日無關,因此對加班費并無影響。”因此在這個新增的“月計薪天數”的意義上,加班費確實比以前按“月工作日”算減少了,但今后無論法定節假日增加到多少天,都對加班費沒有影響。
此前有媒體稱,每年的法定節假日從往年的10天增加到11天,勞動者加班費會得到小幅增加。根據新計算方法,這種說法有誤。
“以前的算法是錯誤的。”根據《勞動法》“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的規定,以前一直都是將法定節假日和雙休日均視為不用支付工資,365天刨除這兩塊所剩天數除以12個月,得出每月工作日,計算日工資和加班工資。而此算法一直與《勞動法》相悖,包括剛剛廢止的2000年發布的《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增加一天的法定節假日對于勞動者的影響僅在于,將多一天休息日按照三薪算加班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