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農民工發生工傷的,企業有為其購買工傷保險的,同樣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進行工傷認定和賠償。如果企業沒有為其繳納工傷保險,則由企業承擔工傷賠償。接下來小編將為您介紹農民工工傷認定標準及賠償的法律知識。
一、農民工工傷賠償的標準
農民工因工負傷,由企業給予免費醫療。醫療期間,農民工原標準工資照發。醫療終結經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的,送回農村妥善安置,由企業按下列辦法發給因工致殘撫恤費:
(1)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按照城鎮合同制工人的撫恤費標準,按月發給,直至死亡;
(2)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按照農民工原標準工資的 70%,按月發給,直至死亡;
(3) 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根據其傷殘程度一次性發給。 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農民工患職業病的,其醫療和生活待遇,與城鎮合同制工人相同。
但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農民大量進入城市從事勞動密集型行業工作,特別是煤礦企業,目前從業人員基本上是農民工。目前,煤礦每年的死亡人劇增,基本上都是農民工。農民工死亡的賠償標準因各地的經濟發展、地方的財政政策和企業的經營狀況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二、工傷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工傷保險條例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沒有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者在事故受到的事故傷害仍按工傷來認定。達到或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含農民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合同關系的終止,應當以勞動者是否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金為標準。
三、工傷認定申請表應該如何填寫
1.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字體工整清楚。
2.申請人為用人單位或工會組織的,在名稱處加蓋公章。
3.事業單位職工填寫職業類別,企業職工填寫工作崗位(或工種)類別。
4.傷害部位一欄填寫受傷的具體部位。
5.診斷時間一欄,職業病者,按職業病確診時間填寫;受傷或死亡的,按初診時間填寫。
6.職業病名稱按照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填寫,接觸職業病危害時間按實際接觸時間填寫。不是職業病的不填。
7.受傷害經過簡述,應寫清事故時間、地點,當時所從事的工作,受傷害的原因以及傷害部位和程度。
8.受傷害職工或親屬意見欄應寫明是否同意申請工傷認定,以上所填內容是否真實。
9.用人單位意見欄,單位應簽署是否同意申請工傷,所填情況是否屬實,法定代表人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介紹的農民工工傷認定標準及賠償等相關法律知識。工傷賠付的標準由《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包括醫療費用、生活費用、傷殘補助等項目,具體賠償多少金額由員工的傷情決定。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網站律師,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