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資料圖】
荊門市市司法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建設“市縣鄉村”四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推進基層矛盾糾紛就地化解。3年來,全市共受理基層矛盾糾紛4.89萬余件,調處成功3.82萬余件,成功率78.1%。省委、省政府辦公廳簡報分別對荊門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工作進行推介,《法制日報》《湖北日報》多次報道荊門這一工作經驗做法。
首先,整合部門力量,加強工作保障。全市出臺《荊門市縣鄉村四級矛盾多元化解中心規范化創建工作的意見》,指導鄉鎮多元化解中心建設,全市64個鄉鎮以司法所、綜治中心為基礎,完成多元化解中心規范化建設。協調公安、信訪、民政、人社、衛健、市場監管、婦聯等部門進駐多元化解中心,實現多部門集中服務、相互配合、凝聚合力,將矛盾糾紛化解時間縮短到平均每件3.5天。出臺《荊門市加強鄉鎮司法所輔助人員配備工作方案》,為全市鄉鎮新增120名專職調解員,使每個鄉鎮專職調解員達到3人以上,實現調解員隊伍更加專業化。積極爭取財政支持,通過以案定補方式發放辦案補貼200余萬元,極大地提高了調解人員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探索“五調對接”,實現就地化解。市司法局與市委政法委、市中院、市信訪局、市仲裁委等部門聯合出臺《強訴調對接機制的實施意見》《織開展信訪與人民調解對接工作的實施意見》《立仲調對接機制的實施意見》及《行政復議與人民調解對接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將司法調解、仲裁調解、信訪化解、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對接。2022年全市辦理訴調對接7746件、信訪對接1257件、仲裁對接160件、行政調解對接123件。其中鄉鎮多元化解中心通過案件分流調處案件占30%,在“五調對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真正讓矛盾糾紛基本實現就地化解。
最后,優化調解資源,打造服務品牌。全市成立勞動合同、婚姻家庭、物業管理等14個類型專業調解委員會,遴選126名各行業專家入駐矛盾糾紛調處專家庫,為鄉鎮多元化解中心提供智力支撐。建設“市縣鄉村”音視頻調解工作網絡平臺,指導鄉鎮多元化解中心將調解工作搬上網絡,實現“上下聯動更暢通、糾紛調處更專業、網絡化解更及時、服務群眾更便捷”。市級多元化解中心通過開辦“荊牌調解”電視欄目、組建金牌調解團隊、設立張斌調解室等措施,積極打造調解工作品牌。沙洋縣與荊州市周邊鄉鎮開展聯防聯治聯調,促進臨近地區社會穩定;京山市實行“聯村聯片聯調”工作法,整合片區調解組織,制訂聯調工作機制,實現矛盾糾紛一地化解;東寶區推行“五員議事”模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助推鄉村治理;各地因地制宜,創新調解工作方法,讓“楓橋經驗”在全市生根發芽、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