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高質量發展,更加需要高質量營商環境。
近年來,江西省撫州市兩級法院堅持能動司法,主動融入工作大局,把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納入“一把手”工程和全市法院重點工作,高位推動,上下聯動,內外互動,用司法“硬舉措”服務營商“軟環境”,全力書寫法治化營商環境新篇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門問需獻計獻策
??
“企業如何防范與控制法律風險,這方面需要法院多幫忙指點迷津。”
“建議法院在商會設立巡回審判點,讓更多糾紛化解在訴前。”
今年3月,一場院企茶話會在撫州市高新區如期舉行。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周有智邊聽邊記,不時與參會的企業家代表進行研討、互動交流。
近年來,撫州法院依托法官聯系企業制度,組建“法治蒲公英”小隊,深化法官大回訪、大走訪、大調研等活動,上門問需于企,幫助企業解決“看得見”的問題、防范“看不見”的風險。
按照要求,法院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聯系不少于3家企業,其他員額法官和法官助理每人聯系不少于2家企業,每季度走訪不少于一次。同時,撫州法院還建立企業反映問題收集、分辦、交辦、督查、銷號制度,實行“一企一檔”,確保企業司法訴求件件有回音。
在大走訪中,撫州法院還主動與工商聯對接開展專項行動,建立落實聯席會議機制、風險預控機制、投訴轉送機制、法官聯系企業機制、信息共享機制等。截至目前,撫州法院與工商聯聯合召開聯席會議15次,與企業開展座談會63次,訴前化解糾紛2881件,辦結移交問題建議302條,提出司法建議67條。
“進企業聽心聲,不僅是為了找問題,我們更加注重把企業的‘需求清單’轉化為法院的‘履職清單’,讓企業有更多的司法獲得感。”周有智告訴記者。
靠前服務打造法治園區
“某生建設公司,工程款糾紛,標的額59萬余元……”“某云建設公司,材料款糾紛,標的額34萬余元……”
今年7月31日,撫州市東鄉區客商投資企業協會調解中心特邀調解員羅遠平將他當天調處的2起涉園區企業案件寫入了工作日志中。
同一天,撫州市東鄉區人民法院園區巡回法庭對上述兩個案件的調解協議進行法律把關。
工業園區是各地企業相對集中的場所。據了解,撫州各縣區法院將服務關口前移,把法庭搬進工業園區,落實“五個一”舉措,即健全一套溝通機制、組建一支專業隊伍、建立一個調解中心、搭建一個工作平臺、構建一張服務網格,讓更多的糾紛止步于企業、消弭于園區。
“這里的‘一個調解中心’主要就是指客商糾紛調解中心,涉及工業園區企業及員工的糾紛,一般由中心先行調解。”撫州中院民二庭庭長龔祝光介紹說,如果調解成功,便依申請啟動司法確認程序,如果調解不成功要立案登記的,則轉入快審快調快執等程序加速運轉。
目前,撫州全市客商糾紛調解中心共受理案件1208件,調解結案995件,調解標的總額1.2億元,為當事人節省訴訟等開支60余萬元。
此外,撫州法院整合移動微法院、多元化解e平臺等,重點打造“撫州法院法潤園區法惠千企工作平臺”,為企業提供24小時法律咨詢、案件查詢、網上立案、文書送達、視頻庭審、多元解紛、申請執行等多達20余項的線上司法服務,切實做到了“用戶預約、一網通辦。”
自今年5月該平臺推出以來,撫州法院已為1382家園區企業提供了2081次對接服務,辦結1053個服務工單,工單辦結率、滿意度均為100%。
協同共治護航特色產業
?
最近一段時間,撫州中院民三庭庭長黃玲玲特別忙,除了白天辦案外,晚上她還要整理早前到各地調研民間文藝版權保護的資料,起草相關服務保障舉措。
原來,今年5月,撫州市委提出全力塑造“文化撫州、夢想之舟”品牌決策后,撫州中院迅速行動,派出三個調研組深入開展專題調研,在臨川區文昌里設立民間文藝版權糾紛調解中心,同時深化與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版權局的訴調對接,助力臨川文化傳承發展走上法治軌道。
要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就要圍繞當地特色產業做足司法文章。撫州法院強化協同保護,錨定主導產業、特色產業發力,在護航創新與特色產業中,展現司法作為,體現司法擔當。
在“中國校具生產基地”南城縣,當地法院在校具產業園、工業園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站,建立三個“法院+工會+人社+N”多元化解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將大量勞動爭議就地化解。
在“中國蜜桔之鄉”南豐縣,當地法院深化府院聯動,將處置低效閑置工業用地和“僵尸企業”作為重要抓手,向政府借力,以破產審判的小切口,助推工業園區產業換道、轉型升級。
在“千古第一村”樂安縣流坑村,當地法院在流坑景區附近設立流坑人民法庭,依托“法通村”工作機制,吸納“法律明白人”及人民調解員等調解資源,對景區內糾紛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