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平安地圖”綜治信息系統綜合各類基礎信息數據資源。
5月31日,全省基層綜治中心示范帶動建設第一次現場推進會在株洲召開。
(資料圖片)
荷塘區聯合調解組前往御景龍灣小區開展矛盾調解工作。
“7月份,市域社會環境總體平安穩定,但依然存在社會治安不穩定因素,如電信詐騙、盜竊等較為突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投訴主要集中在物業服務糾紛、勞動爭議糾紛、消費維權、保交樓項目等領域……”這是日前株洲市綜治中心召開社會治安穩定形勢分析會議通報的內容。會上,對電信詐騙案件高發的兩個城區下發了平安提示函,要求全面研判,迅速整改。
近年來,株洲市級綜治中心聚焦防風險、化矛盾主責,整合網格中心、市域社會治理風險防控“N合一”指揮中心、“一站式”矛調中心、“雪亮工程”終端感知平臺、“平安地圖”綜治信息系統基礎信息數據資源,建成株洲市市域社會治理(平安建設)指揮調度信息平臺,構建集“指揮調度、數據匯集、風險防控、決策研判、多元共治、監督考評”為一體,覆蓋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的綜治信息平臺。充分發揮了“綜治為民”“綜治便民”“綜治利民”作用,促推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的高效運轉模式快速形成。
聚焦實體運行
完善綜治中心陣地建設
中心吹哨,部門報到。
“遇到復雜問題,我們就協調多個部門集中解決,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天元區綜治中心副主任孫曙霞說。
打造物業矛盾糾紛類、金融矛盾糾紛類、勞資糾紛等10類矛盾調解專家庫,建立健全“統一受理、專業調解”矛盾糾紛調處機制,由中心分級派單、行業專家接單,開展對口解紛,充分發揮基層和行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吸附在基層、化解在萌芽。
建立矛盾糾紛及社會風險事件“三色預警、四級聯調”機制,將群眾反映、網格上報及上級交辦案事件根據性質和嚴重程度,按照藍色、黃色、紅色進行分類梳理,逐級分流、按責轉辦。紅色事件由區社會治理風險防控“N合一”指揮部進行調度,黃色事件由區、鎮(街道)兩級一站式矛調中心進行化解,藍色事件由村(社區)、網格協調化解,強化科學分流,鑄造了綜合解紛聯合平臺。綜治中心成立以來,綜治平臺流轉事件2萬余件,結案率達95%。
“綜治中心是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的工作平臺,是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了解居民訴求的主陣地。”該區佳美社區黨委書記王婷輝介紹,社區綜治中心平臺建好后,社區各類矛盾糾紛數量大幅下降,居民的滿意度大幅提升。
強化實戰靠前
健全平安穩定綜治體系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
“對于綜治工作,黨員干部要起模范帶頭作用,通過機制創新,帶動工作活力,解決民生實事。”醴陵市板杉鎮綜治中心主任謝永強這樣闡述了綜治工作的目標定位。
面對基層問題多、問題雜的情況,板杉鎮綜治中心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帶頭示范作用。鎮政法委員兼任鎮綜治中心主任,負責全鎮綜治工作。鎮綜治中心群眾接待室日常由一名平安辦干部接訪群眾,嚴格落實首問責任制,能當場答復的問題即接即辦,進行當面回復。對于國土、安監等單一業務部門可以解決的,轉業務部門解決到位后向綜治中心報備銷號。對于矛盾糾紛事項,須多部門聯動的轉綜治中心協調解決。涉法涉訴的轉公共法律服務室引導走司法程序。案情敏感有明顯風險點的,轉鎮政法委員辦公室通過綜治例會或提請鎮黨委召開政法工作聯席會議研判會商解決。
今年以來,該鎮共“銷號”82個來訪訴求,其中值班干部和村級黨組織書記現場答復31個,事發村級黨組織書記協調解決答復12個,鎮機關干部答復17個,分管領導組織協調會商答復9個,信訪聯席會議答復3個。
突出實效為先
創新市域社會治理實踐
有事找綜治,綜治解民憂。
“我們這單元水管漏水,請求幫助。”家住荷塘區天鵝小區經委宿舍樓1單元的居民向“社區網格微信群”反映。
天鵝社區網格員譚智奇收到居民反映的問題后,立即聯系專業維修人員上門實地走訪,發現解決問題需要從二樓至七樓集體更換水管。他召集本單元相關居民開民主議事會,通過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最終商定由二樓至七樓的住戶共同出資維修水管,并當場和維修公司簽訂合同,一場鄰里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荷塘區構建“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工作體系,通過“定人、定格、定責”,將全區村(社區)劃分176個網格,配備187名專(兼)職網格員,拓展網格功能,細化網格職責,推動力量下沉、資源下沉、服務下沉。創建了“老書記工作室”“樓棟長來當家”等基層矛調組織和矛調模式,實現矛調“日日結、周周清”“件件有回應、調解在樓棟”。同時為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創新性地在10個矛盾糾紛多發頻發的小區打造小區矛調室,整合政法干警、駐小區工作隊、熱心業主等資源,廣泛開展風險防范、矛盾化解等工作,真正落實到人往一線走,事在一線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群眾家門口。
荷塘區通過設置區、鎮(街道)、社區(村)三級綜治中心,實行分級管理,做到區管大事、難事和部門分內事,街道管繁事和跨社區的事,社區和微網格管身邊的小事和瑣事,確保高效聯動,上下貫通。堅持關口前移,構建“采集上報、指揮派遣、處置反饋、核查結案、總結分析”等閉環機制,及時化解處置各類矛盾和問題,做到“小事不出網格、繁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鎮街道、矛盾不上交”。截至7月底,網格員上報矛盾事件20914件,結案率達到96.8%。
“各級綜治中心要始終清晰為什么建、怎么建、干什么、怎么干、誰來干的問題。解決好綜治中心建設運行中存在的職能泛化不聚焦、資源整合協調難度大、信息化支撐應用不實用等突出問題。實踐中確保方向不偏、工作不亂,更好地貼近實踐、服務群眾,確保各級綜治中心建設和應用取得實效。”株洲市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如是說。如今,全市各級綜治中心的貼心服務如一縷縷春風吹進老百姓的心里,讓千家萬戶深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