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一、勞動者解除合同有經濟補償金么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二十條規定,勞動者按照《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勞動者按照《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根據上述規定,如勞動者主動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解約經濟補償金。但是實際中經常發生由于用工單位違約在先,如未按照合同的約定給付勞動者勞動報酬,致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此時用人單位是否應支付經濟補償金。
(資料圖片)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與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高勞動條件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報酬的;
(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二、勞動者提出解除合同能領失業金么
不能,非本人原因中斷就業才能領取失業金。
請參考《失業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三)已辦理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按照規定同時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不僅用人單位享有,勞動者也是享有的,也就是說法律同時賦予了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解除權。但當事人在行使解除權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一個是不能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等的規定,一個是也不能出現違約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
勞動法經濟補償金是否要交稅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企業改制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