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科技改變生活,這句話在疫情期間體現的那是一個淋漓盡致。有的人在家云辦公,有的人在家云上課,還有的人則是云開庭。畢竟能不在外面溜達就不在外面溜達,就算再想出門,也不能出門和病毒一起玩耍。
在2月14日,浙江省仙居縣人民法院適用速裁程序,采用遠程視頻的形式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非法銷售偽劣口罩的案件,并通過互聯網進行全程庭審直播。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浙江判決的首例非法銷售偽劣口罩的案件。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后的短短兩天內,我們通過搶口罩的速度充分見識到了中國人民的手速到底有多快。一時之間,口罩成為了稀缺資源,人人求購。
【資料圖】
這也使得一部分自覺腦袋靈活的人員看到了所謂的商機。就如此次案件中的方某某,25歲的他覺得這其中有利可圖,就在2020年1月底至2月初,從江蘇蘇州批量采購了一批二層、三層口罩。這些口罩外包裝沒有任何標識,也沒有中間過濾布,僅是用兩層無紡布直接制作而成。方某某明知這些口罩并沒有防護病毒的功能且是三無產品,仍然在網上及線下向全國不特定的人群進行銷售牟利。
在警方查獲有關物件并將方某刑拘后,仙居縣人民檢察院在13日以方某某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向仙居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當日,仙居縣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并為被告人指派了辯護人。
經審理查明,從2020年1月25日至2月5日期間,方某某共銷售“三無”口罩25萬余只,銷售金額達24萬元左右,非法獲利7萬余元。經鑒定,這些口罩的過濾效率均不符合標準要求,屬于不合格產品。根據其犯罪情節、悔罪表現以及退賠部分違法所得的行為,且考慮事件發生處于疫情防控期間,因此從嚴處理。
法院在審理后認為,被告人方某某為牟取非法利益,在疫情期間銷售不合格的口罩,金額達24萬元,其行為已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最終以銷售偽劣產品罪依法判處被告人方某某有期徒刑兩年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十五萬元。
聲明:該作品內容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內容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或網站客服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處理。
延伸閱讀:
常說的“刑事拘留”是什么?
發改委:復工企業要為職工配發口罩!
浙江首例,賣三無口罩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