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目前有很多人遭受高利貸的困擾,甚至因為高利貸事件而鬧出人命,它也是社會中的一個毒瘤。社會中也有不少私人會去放高利貸,他們也有非常高的收益。那么,什么是高利貸?多少利息算高利貸?
法妞網友咨詢:
(資料圖片)
多高的利息才能算是高利貸?
趙東律師解答:
高利貸是指索取特別高額利息的貸款。或叫大耳窿、地下錢莊,這些現今稱為“放數”的放債人,向“高利貸”借錢,一般毋須抵押,甚至毋須立下字據。它產生于原始社會末期,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之前,在現代銀行制度建立之前,民間房貸都是利息很高的。
《民法通則》規定,利息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4倍就屬于高利貸。假設銀行個人貸款利率是6個月至一年期為6.12%,1-3年期年利率為6.30%。即:凡月利率高于1.5%的均界定為高利貸。
趙東律師補充:
借款人不按約定用途使用借款是一種違約行為,會損害貸款人的利益。如金融貸款合同中,某些貸款是根據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國家的信貸政策、國家的產業政策發放的,如果借款人不按借款約定用途使用借款,將使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流于形式,最終影響經濟安全和國家經濟政策的貫徹落實,同時也可能造成部分產業投資過熱,影響金融運作。
因此,法律明確規定,借款人不按約定使用借款,給貸款人造成損失的應予以賠償。同時,貸款人還可以停止發放貸款、提前收回貸款或解除合同,體現了不同于自然人借款合同的強制性。
放高利貸違法,并不構成犯罪。
高利貸是民間借貸的一種形式,《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取締地下錢莊及打擊高利貸行為的通知》中規定:“民間個人借貸利率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但雙方協商的利率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不含浮動)的4倍。超過上述標準的,應界定為高利借貸行為。”
由于民間“高利貸”多為私人之間的協議,大多沒有信貸擔保和抵押,而且對借款人的資信僅憑個人的主觀判斷,主觀性和隨意性很強,對風險的產生也無從控制,因此隱藏了極大的風險。如果借款人不能歸還貸款,對貸款人來說打擊是巨大甚至是終身的。因而極易沖擊正常的金融秩序。
趙東律師結語:在借貸的時候人們要能夠好好了解清楚具體的利息,要是發現它利息太高的已經達到高利貸最好別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