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要簽訂合同的情況。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里面是有違約條款,一旦簽約之后其中一方有違約的行為,另一方就可以要求對方賠償自己違約金,在合同中也可以標明違約金的比例或是金額。那么合同泄露的賠償規則是什么,合同泄露有哪些賠償規則?
(資料圖)
網友咨詢:
合同泄露的賠償規則是什么,合同泄露有哪些賠償規則?
廣東德納(深圳)律師事務所馬輝律師解答:
合同當事人負有將通過確立合同關系而了解到的對方的秘密予以保守的義務。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或者其他應當保密的信息,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第五百零一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或者其他應當保密的信息,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
泄露、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民法典》生效時間為2021年1月1日)
【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咨詢法律問題】
廣東德納(深圳)律師事務所馬輝律師解析: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的。《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適當減少。
由于客觀情況的變化和理解溝通等方面的原因,出現合同糾紛是正常的現象。當糾紛出現后,一定要對糾紛性質進行客觀和全面的評價,糾紛產生的原因、現狀、后果和影響都要考慮。對于缺乏誠信的欺詐,一定要義正詞嚴地予以反擊:該仲裁和訴訟的,要盡快收集資料進入法定程序。對于合同詐騙,盡早報案是維護權利的關鍵。對于能補救的糾紛,要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變更合同、終止合同都是法律賦予合同當事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