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近年來,稅務局對公司的稽查力度逐年提升,但是依然有公司“頂風作案”繼續做假賬,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一旦出事,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資料圖片)
法妞網友咨詢:
公司做假賬員工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魏妮娜律師解答:
做假賬屬于違法犯罪搜索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只是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照我國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般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刑法》規定了只追究兩種人的法律責任:一是直接負責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指使者,可以是法人代表、也可以是財務經理、財務總監。二是就是直接責任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經辦人,一般是單位的會計。
《會計法》第二十六條:單位領導人、會計人員和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的,或者利用虛假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偷稅或者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的,由財政、審計、稅務機關或者其他有關主管部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負責處理,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魏妮娜律師補充:
現在有不少的公司做假賬,假賬即虛假財務會計記錄。假帳沒有真實反映企業的各項交易或事項,沒有如實地反映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及沒有按照會計準則處理業務的帳。從特征上體現了當事人的主觀故意行為。當事人及可能是法人,也可能是財務人員。
最新修訂的 2017.11.04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四十條已經明確規定了,今后從事會計工作,對于因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等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將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四十條規定,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
企業賬務必須真實,以做假賬等手段偷逃稅款、尋求利潤最大化,輕者要受到行政處罰,重者可能構成犯罪,還將面臨巨額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