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企業知識產權風險可以概括為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可能遇到并且會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的知識產權事項。在知識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為保持市場領先地位或爭奪新興市場份額,企業已將知識產權作為競爭的重要手段。
(相關資料圖)
法妞網友咨詢:
企業潛在的知識產權風險有哪些?
律師解答:
當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的時候,出現知識產權侵權問題的風險也就越大,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特別注意知識產權的保護了。企業知識產權風險可分解為研發活動期風險、生產活動期風險和貿易活動期風險。
在產品研發階段,研發人員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研發前未做知識產權風險排查,導致產品侵犯他人在先權利;外觀或技術內容被公開導致新產品、新技術無法獲得專利保護;保密措施不當、管理不善或者核心研發人員流失而導致技術和產品被他人模仿、抄襲。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產品及工藝方法的技術改進與創新的泄密與侵權。在銷售環節中,在產品宣傳、會展、銷售、合同等環節也都需要盡量規避知識產權風險,否則給自己帶來的未必是產品的暢銷,有可能是法院的傳票。
律師補充:
我國有志于開辟海外市場的企業有不少都在海外遇到過知識產權糾紛。究其原因,一是因為我國企業難以及時獲得海外知識產權信息,二是因為我國企業維權意識不足,三是因為缺乏全方位的專業知識產權服務,四是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風險防控不到位。
面對侵權,廣大中小企業不一定都要選擇從正面迎戰,完全可以采取不同的“戰”與“和”的方式進行靈活處理。被侵權企業不能為了訴訟而訴訟。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嘗試與侵權人進行和解,將對抗變為合作,也不失為一種辦法。在知識經濟條件下,重視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會保證企業創新實踐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利于企業整體實力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