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隱私權包括哪些部位?
隱私權的客體是個人隱私,個人隱私是指個體不愿公開的個人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個人隱私都能得到法律的保護。簡單來說,只有那些被法律所保護的個人隱私才是法律意義上的隱私,才能真正構成隱私權的客體 。
在表現形式上看,隱私主要包括三大類,即私人信息、私人活動、私人領域及網絡信息。
(一)私人信息。其中私人信息屬無形的隱私,主要包含個人情況,結合我國實際,應當有病歷、身體缺陷、健康狀況、女性三圍、財產狀況、宗教信仰、被強奸記錄等。
(二)私人活動。私人活動則屬于動態的隱私,如社會交往、夫妻性生活、婚外戀等。
(三)私人領域。私人領域也稱作私人空間,指個人隱秘部位,如人體的生殖器官及其其他隱私部位,以及個人日記、居室等。
(四)網絡信息。進入數據時代,人工智能、云計算、社交網站等新技術應用逐漸普及,數據呈現爆炸式增長。在網絡平臺上,個人的任何行為都會留下數據痕跡,這些數據帶來隱私暴露問題,使信息時代隱私權保護面臨新的挑戰 。未被妥善處理的數據會對用戶的隱私造成極大的侵害。根據需要保護的內容不同,隱私保護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位置隱私保護、標識符匿名保護、連接關系匿名保護等。
隱私權的適用范圍怎樣?
(一)隱私權的主體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法人的秘密一般屬于公共領域的事務,而非個人的人格尊嚴之內容 ;
(二)隱私權的客體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動及私人領域;
(三)隱私權的保護范圍受公共利益的限制。隱私權具有可克減性,如果與隱私權相對的公共利益足夠重要,那么隱私權是可以克減的、是受到限制的。但是,這種限制應嚴格遵守正當程序原則,即公權力介入私生活的有力限制與約束,在法律執行和司法程序中應遵循相關的程序性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