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一、逾期之前可以申請停息掛賬嗎
逾期前是不可以申請停息掛賬的。
(資料圖片)
銀行停息掛賬申請流程是:
1、整理自身債務,主動聯系
①首先無論是信用卡還是網貸,逾期后及時整理負債情況,總結自身與銀行協商能接受的最少分期情況,不要逃避催收。
②其次計算自己的負債,最好可以做一張表格后續協商過程中能用到。如果不知道如何查詢自己的負債可以打印信用報告或者信用卡客服電話咨詢,最好記錄。
③接著主動聯系銀行,告知自己有還款意愿,并說明原因無法一次性還清這筆債務,想申請個性化分期還款,說明自己能承擔的分期期數以及一些材料證明,讓銀行做好登記,再接銀行回訪電話。
2、證明自己的還款能力
俗話都知道“救急不救窮”,銀行同意協商的根本是知道自己能收回欠款。所以,負債人要提供相應的工作證明、或者工資流水等資料,來表明自己有穩定的工作或是收入來源,只要能夠給予分期,能夠每個月如期還款。只不過現在情況特殊,無法承受而已。
不過也要注意:原因不要亂說,有困難就是有困難,有利的條件要擺上,不該提的一句也不要提,記住,態度一定要好。
3、客服協商過程
①接到電話,首先先確認對方是否是銀行工作人員,記下工號。然后說明自己的情況。一般客服都會咨詢能還多少,分多少期,過程中銀行電話一定要接聽,如果要求提供證明,以銀行告知的方式為主。
另一方面,防止銀行反悔,盡量要錄音,遇到惡意催收的,遇到銀行不同意的都盡量錄音。
②如果一直沒接到回復,可以再次找銀行協商,如果對方一直繞圈子,不同意分期還款,可以直接投訴!
注意一定要問對方客服工號,這樣如果后面依然沒有人解決,你一定要再次打進去,找之前的客服詢問進程。
4、審核等結果
一般只要提供了證明材料,基本都會通過,審核通過后就是簽約還款協議,其中工行,建行,光大,就需要本人帶著身份證,信用卡取簽網點協議。
二、信用卡逾期的后果是什么
1、高額利息和滯納金
信用卡不還款持卡人將不再享受信用卡免息期,將從消費當天開始計收每天萬分之五的利息,按月計算復利。幾萬元的欠款不到幾天,就會產生上千元的利息,時間越長利息越高。
超過信用卡免息期不及時還款的,銀行將向信用卡持卡人收取滯納金滯納金,比例為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超過一定時間銀行會對持卡人收取更高的罰息。
2、個人信用污點
個人信用記錄有多重要,只要申請過信用卡或是申請過貸款就知道了,一旦自己的信用記錄有了污點基本想申請信用卡就會很難,這還不是最麻煩的,最糟糕的是未來如果想買房子有了信用污點,房貸的貸款額度要比別人的少利率,要比別人的高,如果逾期嚴重申甚至想要多花利率,銀行也不會放貸。
3、信用卡被停卡
信用卡不還款,銀行就會收回給予持卡人的循環信用,信用卡就會被停卡。對于多次拖欠還款或長期拖欠大額欠款,銀行會認為該持卡人具有較高的還款風險,從而會停止該張信用卡的使用,并向持卡人追討欠款,遭遇銀行追討信用卡欠款仍然不還的,銀行可能會申請拍賣持卡人其他固定資產。
想要申請信用卡停息掛賬,持卡人可以主動聯系開卡銀行,向銀行說明自己的個人情況,告知銀行自己還不上欠款的原因,向銀行申請停息掛賬。停息掛賬一定是要在逾期之后,并且是因為持卡人本人沒有能力償還欠款的條件下才可以申請。
三、逾期記錄怎么消除
1、逾期記錄是沒有辦法進行人為消除的。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大多數銀行會有容時服務,大家利用好還款寬限期就不會算作逾期。
2、有些逾期是銀行過失導致的,如信用卡年費有調整卻未告知持卡人,某個時間節點系統升級無法扣款造成逾期,這樣造成的逾期可以消除。主觀逾期的話只能等5年了,5年中若再次逾期可是會重新計算的。
四、逾期一天會不會上征信
1、大部分銀行都有一定的寬限期,只要你在規定的寬限期內還款,依然會算作按時還款,不會產生逾期費用,也不會上征信。同理,信用卡少還1元,不會產生逾期費用,也不會上征信。一般銀行有個10元的容差服務,不需要主動申請。
2、拿絕大部分的銀行寬限期來說,以3天居多。例如還款日是20號,容時3天,則23號之前還上不算逾期。即便稍微逾期,逾期1-3天一般也不會立馬上征信,持卡人只要跟銀行客服主動說明原因,盡快還款即可挽救。
五、逾期有什么后果
1、通常貸款未能在繳息日繳清時,銀行內部會暫時列為催收款,并于7日內打電話提醒借款人繳款。當這筆貸款列為“催收”及“延滯金”,這時你就必須繳納違約金金或罰息,信用報告將不可避免的留下不良記錄。
2、銀行金融機構也會進行催收,大多數是采用電話的方式,當催收沒有效果,銀行轉交第三方平臺催收,那頻率和手段就高多了。還有可能會被起訴,只要證據確鑿,法院會凍結你的名下資產,還有可能會上“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
欠款逾期相關問題假如您找不到合適的律師幫您,請戳頁面咨詢按鈕,我們安排專業律師為您答疑解惑。
【溫馨提示】并不是每種情況都是客觀一致的,一個同類型的答案能夠解決我們遇到的85%法律風險。但真正的解決方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復雜的情況下,建議盡快咨詢專業律師,僅需3~15分鐘獲得針對性解答!